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七旬夫婦“面壁”十年寫成篆書《百瓶萬壽圖》(2)

2013/8/13 10:44:12 點擊數(shù): 【字體:



    宏篇巨著《百瓶萬壽圖》

    記者在張卓恭家里看到了這幾套歷經(jīng)十年心血書寫成的《百瓶萬壽圖》。足有一米多高,靜靜地躺在書房里,即將向世人展示她驚人的魅力。每個百壽篆字書寫在一張4尺長的宣紙上,瓶高75厘米,瓶樣上寫了一百個不同字樣的壽字,一套共有一百個古瓶,其中有六個瓶子為101個字,共有10006個字,這一萬多個字字字不重樣,在結(jié)構(gòu)、用筆、整體章法上既整齊劃一,又富有節(jié)奏變化,布局整齊,統(tǒng)籌恰當。這些古瓶樣式繁多,造型別致,很多都是罕見的國寶級別,有西周、隋、唐、宋、遼、西夏、金、元、明、清、民國、當代等36個朝代,橫跨二千八百多年。

    張卓恭先生篆、隸、真、行兼攻,尤其對篆書情有獨衷。篆書是很難掌握的一種書體,它首先難在字形的辯識。篆書是中國文字的早期形態(tài),從甲骨文到金文古籀,再到小篆,書家沒有相當深厚的古文字功底是不敢涉獵篆書創(chuàng)作的。其次難在筆力的表現(xiàn)。篆書看似筆法單一,實際上變化非常微妙,筆力都包裹在筆畫之中。第三是創(chuàng)新難。因其難識,且價值不高,故歷代涉獵者寥寥。因此篆書的范本較少,后代學子沒有足夠可供借鑒的資料,這造成了篆書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之難。可喜的是,張卓恭先生在這方面都有不俗的造詣。他憑著聰慧的天資,對甲骨、石鼓文、瑯琊石刻等古代名作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掌握了各種篆書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并形成了自己清逸而剛勁的藝術(shù)風格。

    張卓恭先生的書法用筆圓潤,婉轉(zhuǎn)而流暢,停自渾成,曲直合度。他說:“要架得住筆,筆手如一,筆手合一。字成于胸,凝神調(diào)息,氣在于心,運于筆而落于紙,藏鋒不露,首尾渾圓,一氣貫通。”

    “他書寫時非常用心,只有在安靜的情況下才能寫出一幅完整的作品來,書寫時人和心都深入進去了。有一次,一位他的老朋友站在他面前五六分鐘了,他居然一點也不知曉。”張卓恭的老伴王玉琴說。

    欣賞張卓恭先生的作品是一種美的享受。他寫在瓶樣上的異體篆字壽字,每個結(jié)構(gòu),布白,自然統(tǒng)一,筆筆不丟,筆筆有據(jù),是為不變,長短伸縮,凹凸橫益,疏縱聚收,繁肥減削,彎折取舍或俯或仰,或張或斂于中正自稱之中求參差飛動之勢,是為變通。

    張卓恭這變于不變的藝術(shù)辯論法乃是書家性情涵養(yǎng),治學法度和審美意識的試金石。

    百瓶萬壽欲獻國家

    張卓恭面壁十年,用常人難以忍受的寂寞和超常的毅力完成了《百瓶萬壽圖》的創(chuàng)作。將先輩們點點滴滴的心血的智慧以“百瓶萬壽”的形式把它保存了下來,保護了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

    作為炎黃子孫,好東西得留給后人,家人一致通過了他們的提議,決定把《百瓶萬壽圖》捐給國家一套,作為對建黨九十周年的獻禮,象征著我們偉大的祖國興旺發(fā)達,繁榮昌盛,萬壽無疆。

    張卓恭先生的篆書異體“壽”字在學術(shù)上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它為研究古文字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便利。

    張卓恭性格耿直,豪放樂觀豁達,七十六歲的老人容顏煥發(fā),舉止敏捷。

    “他的心態(tài)很好,平時除了早晨在院內(nèi)或公園里散步,打打太極拳,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家里搞創(chuàng)作,晚上不寫字,在家看看電視。”張卓恭的老伴王玉琴說。

    周口書法協(xié)會副主席劉偉先生看了張卓恭的《百瓶萬壽圖》后評價道:以前只聽說過他學寫篆字,沒想到他會弄出這么大的動靜,居然寫出了《百瓶萬壽圖》。這是一部難得的書法藝術(shù)作品,它既保留了文字樸拙莊重的風骨,又使整部作品渾然天成和諧統(tǒng)一,書家美學構(gòu)思為形成注入了生命力,作品得到美的境界升華,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收藏價值。記者 常城 通訊員 楊正華【原標題:七旬夫婦“面壁”十年寫成篆書《百瓶萬壽圖》】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 2011-08-18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開封網(wǎng) 河南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河南農(nóng)家樂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