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可,俗姓姬,名光,虎牢(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人。唐《寶林傳》中說他自幼天資聰慧,十五六歲便遍讀儒家經典,成為一名著名儒生。但因南北朝時政治黑暗,實行從“士族”中錄用官員的制度,一般人很難踏上仕途。姬光在苦悶中走進佛教,他讀佛經,感到怡然自得,遂到洛陽香山寺出家為僧,取法名神光。北魏孝昌三年,聽說天竺高僧菩提達摩前來東土弘傳大乘禪宗,他便輾轉到嵩山少林寺,拜師求法。《寶林傳》中記載,為了求得禪宗的真諦,他在一個寒冷的雪夜前去向達摩求教,適逢達摩入定,他便在門外立等,直至雪擁膝蓋。當達摩對他的動機表示懷疑時,他毅然用刀砍斷自己的左臂,以示誠心。達摩十分感動,稱贊說:“一真之法盡可有矣!”遂為之改法名慧可,把他收為入室弟子。后來,又把禪宗的傳承信物———衣缽法器傳給慧可,慧可遂成為禪宗的第二代祖師。
因初祖達摩乃天竺(古印度)人,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評價說:“慧可大師才是中國禪宗第一人,沒有他就沒有中國佛教禪宗今天的發展。”(王暉《太祖禪師慧可考》)
禪宗強調心悟。二祖慧可為了將禪宗的大業發揚光大,四處講經傳法,歷盡磨難。在東魏京都鄴城,當地的一位法師道恒因妒生恨,賄賂官府刺殺慧可,迫使慧可流離30余年。北周武帝實行滅佛措施,慧可率眾僧保護少林寺,又背負珍貴經卷南逃陳國太湖左縣深山之中。
隋朝統一后,二祖慧可大師不顧100余歲的高齡,北上弘法,于隋開皇十三年來到鄴地成安縣匡教寺講經,寺內為之筑說法臺。據《寶林傳》和明萬歷《成安縣志》記載,二祖富有魅力的演講,精妙的大乘禪理,深深地吸引了眾人,“聽者林集”。民間還傳說,因二祖講經講得好,靈感佛地,說法臺前的一池蓮藕竟在早春開出了鮮花。時寺內一位名叫辯和的老僧正在殿堂講《涅 經》,不料座前聽眾都到二祖那里去了,辯和惱羞成怒,竟到縣令翟仲侃那里誣告二祖。翟仲侃兇狠暴戾,他受了辯和賄賂,便與辯和狼狽為奸,捏造罪名,將二祖迫害至死。據傳,二祖死后尸體不但不腐,還發出異香,被投至漳河后又趺坐水面,逆流而上18里至蘆村,方停止不前,信徒們遂將二祖草葬于此。
據傳,一代高僧被誣陷至死,引起天人共憤。唐《歷代法寶記》記載,消息傳到朝廷,隋文帝了解真相后,十分沉痛地說:“此真菩薩!”遂懲辦兇手,為二祖平反昭雪,并追賜謚號“正宗普覺大師”。到唐太宗李世民時,他感念二祖大德,詔令大將尉遲敬德監工,在蘆村為二祖修寺建塔,寺名“二祖禪寺”(明朝時改用今名“二祖元符寺”),塔名“大和塔”。千百年來,這里成為佛教禪宗圣地,僧俗信徒和游客紛至沓來,尋祖、祭拜、研究和游覽。蘆村也從此改名為二祖村,宋、元時期這里是遠近聞名的二祖鎮。
歲月悠悠,光陰荏苒。時至今日,位于二祖村村后的二祖元符寺遺址仍在,并正在重新整修。相信不久的將來,這里還會成為我市的一處旅游亮點。常運鋒【原標題:成安縣二祖村與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