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既是曹操的繼子,又是曹操的女婿,很受曹操寵愛。
何晏是漢末漢靈帝的權臣何進的孫子,董卓之亂時,何進被殺,何晏的母親尹夫人懷著遺腹子乘亂逃走,得脫大難。這個遺腹子就是何晏。曹操任司空期間,娶了尹夫人。
按照人之常情,在曹姓大家庭里,非曹姓的繼子最合理的處事方式應當是夾著尾巴做人。何晏卻無所忌憚,包括服飾在內的一切禮制都比附曹操的嫡長子曹丕,惹得曹丕很不悅,見面從來不叫他的名字,而是直呼“假子”。曹操非常寵愛何晏,最為雄辯的證據就是臨終前囑咐將金鄉公主下嫁給何晏。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前后,曹操的女兒金鄉公主下嫁何晏。
在曹操諸多子女中,何晏和曹植的關系比較好。因為曹植“任性而行”,和何晏“無所顧憚”的性格最為接近。但奇怪的是,曹丕稱帝后處處打壓親弟弟曹植,相反,對何晏這個從小痛恨的“假子”,非但沒有打壓和殺害,反而認真地履行了父親的遺囑,將同父異母的妹妹金鄉公主下嫁給何晏,封何晏為駙馬都尉,賜爵為列侯。
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在位的20余年間,何晏無所事事,雖然是列侯,卻只是冗官,無法在仕途上更進一步。政治前途的黯淡使志向遠大的何晏非常苦悶,只好在老子和莊子的學說中尋求安慰,由此開創了魏晉玄學的風氣,歷200余年而不衰。
景初二年(238)年底,魏明帝曹睿病重,欲將養子齊王曹芳托孤于曹氏、夏侯氏宗室集團,封燕王曹宇為大將軍,曹爽、曹肇、夏侯獻等人共同輔佐。
以劉放、孫資為首的宦官集團專權日久,生怕曹氏宗室集團輔政后大權旁落,因此在垂危的魏明帝面前詆毀曹肇等人調戲侍疾的妃嬪,繼而詆毀燕王曹宇擁兵自重,將對年僅8歲的太子不利。魏明帝已處彌留狀態,在確立以燕王曹宇為首的顧命集團僅僅4天之后,就罷免了曹宇大將軍一職,重新任命曹爽和司馬懿為顧命大臣,外姓集團和宗室集團得以兩足鼎立,埋下了魏朝滅亡的禍根。
魏明帝曹睿駕崩,齊王曹芳登基之后,何晏開始登上向往已久、覬覦已久的政治舞臺。
曹爽輔政后,開始任用自己一黨,對朝廷領導班子大換血:任命何晏為吏部尚書,鄧矧(shěn)、丁謐為尚書,畢軌為司隸校尉,弟弟曹羲統領禁軍。對何晏黨同伐異的行徑和風頭,老實賢惠的金鄉公主深感憂慮,她所預感的禍事,不久就來臨了。
曹爽于249年正月,帶著大批親信,跟隨曹芳赴高平陵祭祀魏明帝曹睿的陵墓。曹爽一走,裝病的司馬懿立馬就從病床上跳了下來,假借太后旨意發號施令,關閉所有的城門,搶占武器庫,屯兵洛水浮橋,斷了曹芳和曹爽的退路,派心腹占據了曹爽和曹羲的軍營。洛陽城就這樣輕易地落到了司馬懿手中。
司馬懿將曹氏兄弟、鄧矧、丁謐、畢軌、李勝、桓范和曹爽的親信張當投入大獄,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夷三族,故意讓何晏審理此案。何晏為了保命,窮治曹爽一黨,大肆株連。案卷上報到司馬懿手中,司馬懿問:“不是要夷八姓嗎?你這案卷里怎么只上奏七姓?”何晏掰著手指頭數數:“曹、鄧、丁、畢、李、桓、張,共七姓啊!”司馬懿頻頻搖頭說:“不對不對!”何晏窮急,氣急敗壞地說:“難道剩下的一個就是我嗎?”司馬懿哈哈大笑說:“正是!”于是何晏隨同另外七姓被誅滅三族。
何晏和金鄉公主生有一個男孩,這時剛剛五六歲,金鄉公主的母親杜夫人把他藏進宮中。搜捕的官吏追索到宮中,杜夫人當著官吏的面“搏頰”(打自己的耳光),請求不要株連這個小男孩。官吏沒辦法,只好稟報司馬懿。司馬懿素聞金鄉公主賢明,又對何晏的結局有先見之明,加上和杜夫人的兒子沛王曹林交好,于是放過了何晏惟一的骨血。 (據《國學》許暉)【原標題:何晏:曹操寵愛的玄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