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一個有56年黨齡的共產黨員,身居陋室,甘于清貧,卻用他40多年的善舉和愛心,贏得了群眾的敬佩和贊譽。他,就是杞縣勞動社會保障局退休干部崔鳳亭。
1月19日上午,在杞縣郵政營業大廳內,一位老人填好一張匯款單后拿出500元錢交給了營業員,營業員看后,吃驚地問:“大爺,您還給外國捐款啊,您真是個好心人!”這位老人笑了笑:“人家有難了,需要幫助,我只不過是盡一點我的心意。”原來匯款單是這樣填的,收款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救災司轉海地太子港救災辦公室,金額:500元,匯款人:黨為民。黨為民就是崔鳳亭。他用化名匯款捐贈的善舉已堅持了40多年。
3月16日,記者在縣城一個三間瓦房的普通院落里,見到了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
崔鳳亭今年77歲,是烈士的后代。10歲時,父母先后被國民黨殺害,建國后黨和人民將他培養成人并參加工作,1954年入黨。從此他暗下決心,節衣縮食,為民辦事、為國分憂、為黨增光。不論哪里受災、誰家有難,他都解囊相助,每次寄款和助人從不署(報)真實姓名,“黨為民”、“黨衛民”、“一個普通黨員”都是他奉獻愛心的化名。
他的善舉不拘“小節”,無論大小,大到抗洪搶險、抗震救災,小到為人買票、關愛學生。45年前的除夕,崔鳳亭在開封火車站看到有母子二人因錢包被偷正為難時,當即為母子二人買來兩張火車票。那位母親感激不盡,問他的姓名時,崔鳳亭說:“我叫為民。”1986年云南地震、1987年大興安嶺火災,他都化名捐了款。1985年非洲受災、1991年孟加拉國颶風災害,他都以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名義各匯款100元。
一天,他的小外孫天真地問他:“姥爺,您怎么還給外國寄錢啊?”他笑了笑說:“你不是經常唱‘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嗎,太陽不只照中國,還照耀全世界啊!”
“退休不退志,常懷報恩心。”這是他自己的座右銘。對于他的善舉,家里兒女都非常支持,每次在電視上看到哪里受災遭難了,都會對他說,“老爸,您又該獻愛心了吧!”
40多年來,要問老崔總共捐助了多少次、多少錢,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在記者的一再堅持下,他拿出了一疊厚厚的匯款單據。“我只是在報答黨和人民對我的恩情,不值得宣揚。”他平靜地說。本報記者伊勝利通訊員臧振峰王有民【原標題:“黨為民”的為民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