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臉見人 曹操挺倒霉的
考古人員在進行墓室清理時,發現有人頭骨等部分遺骨,專家鑒定為一男兩女,三個個體,其中,墓主人為男性,年齡在60歲左右。有關歷史文獻記載,曹操終年66歲,這與墓室主人的年齡相吻合。
令發掘工作人員遺憾的是,曹操的遺骨只剩下后腦勺了,臉部全部被毀。劉慶柱笑說,“臉都沒了,曹操挺倒霉的。”劉慶柱進一步分析說,盜墓不可怕,最怕的是毀墓。按照推測,曹操墓遭到了報復性的毀壞。大家可以想象,盜墓的人是奔著經濟利益去的,沒有必要把曹操的遺骨毀壞。有一種可能,曹操生前得罪了什么人,然后遭到對方的報復。
之前有說可以用DNA來測定墓中遺骨的身份,劉慶柱表示“操作上非常有難度”。他說,DNA這種測試方法,每隔1000年,其準確率會下降50%。
被人誤讀 曹操實為大家
在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中,曹操是一個十足的“大壞蛋”,其奸詐的形象也牢牢根植在世人的記憶中。
在劉慶柱看來,過去大家誤讀了曹操,曹操才是大政治家、大文學家,冷熱于一身,紅白于一身。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曹操是三國的締造者,三國開啟了魏晉南北朝這樣的新時代,同時結束了秦漢帝國時代。由此,中華民族從形成與初步發展走向全面發展時代。
曹操墓中的薄葬曾是公眾爭議的焦點,劉慶柱說,古代有“視死如生”的說法,墓是要仿照主人生前的居所建造,有身份的人死后絕對不能“蝸居”。 曹操這個人非常有個性,一邊要求薄葬,另一邊他墓中的“地板磚”比同時代的王墓鋪得都要大。
殯葬制度是在不斷地改革和進步,曹操那個年代更是有大的變化,活人越來越會“哄”死人了。劉慶柱說,“清明節的時候,燒點冥幣燒點紙折的家用電器。我曾經在農村做考古工作,見到有的人家為了省錢,連冥幣都不買,直接去郵局買一張信封,上面寫著1億元寄往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