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尚昀,襄城縣湛北鄉山前姜莊村人,因父母離異,自幼與母親和外祖父、外祖母生活。2000年10月,18歲的他考入長春稅務學院,現就職于鄭州市管城區國稅局。為了給生活無法自理的媽媽看病,又能顧及學業,張尚昀背起媽媽前往求學地長春。他一邊照顧生活無法自理的母親,一邊讀書打工。
一臉倦意的張尚昀坐在媽媽張桂梅的病床旁,輕輕地翻看著當天的報紙。雖然術后疼痛有所減輕,但張桂梅還是忍不住用手壓著右腹部。11月7日,張桂梅在省人民醫院做了子宮瘤切除手術。按照張桂梅的想法,出院后她想回到老家休養。但是,張尚昀不同意他*的這個決定:“我寧愿不要工作,也不能和媽媽分開。”
看上去張尚昀和張桂梅都很瘦。從某種程度上講,兒子是媽媽健康的晴雨表。今年夏天,張桂梅身體好轉時,張尚昀體重增加了2.5公斤;10月份以來,張桂梅病情加重,張尚昀瘦了3.5公斤。雖然已經成長為1.8米個頭的大小伙,但張尚昀的體重還不到60公斤。然而,明顯消瘦的外表絲毫沒有削弱他骨子里的堅強和對命運的抗爭。
背著媽媽去上學
2000年10月,張尚昀考入長春稅務學院。兩個月后,媽媽張桂梅遭遇車禍。雖保住了性命,但因無錢繼續救治,只好拖著半癱的身體臥病在家。病中的她和張尚昀90歲的外祖母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
2001年7月,19歲的張尚昀決定申請休學給媽媽看病。由于沒有工作經驗,他只能打零工,一個月掙四五百元。
2001年暑假,張尚昀兼做四份家教:上午兩份,下午、晚上各一份。為了能多帶點錢回家,他每天堅持不吃早飯步行前往目的地。
2002年春,外祖母去世。為了給無法自理的媽媽看病,又能顧及學業,張尚昀背起媽媽前往求學地東北長春。張尚昀不得不走到哪里,就把媽媽和自己的課本帶到哪里。在長春,他當過建筑工,到車站扛過包。最長的一份工作是,在長春慧邦健康咨詢中心做推銷員。在那里,他一個月能掙到700元。張尚昀把存下的錢都用在了治他*的病上,即使在生活極度艱難的情況下,張尚昀還曾為班里患眼疾的女同學捐出了身上僅有的幾十元錢。
騎著三輪拉著媽媽返鄉
兩暖水瓶熱水、一大袋廉價面包、兩袋方便面,一層塑料布、兩層褥子、三條毛毯和兩條被子,一輛花30元買來的破舊三輪車,2004年12月1日,張尚昀帶著媽媽開始了返回河南老家的行程。
白天騎10多個小時,晚上睡在路邊或屋檐下。“在有村屯的地方,很多好心人熱情地讓我們到他們家里過夜,但我和我媽能不麻煩人家就不去麻煩。我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和我媽一起擠在三輪車上。”到唐山后,因多處凍傷,張尚昀已經不能再騎三輪車。
在一個小飯店,張尚昀給媽媽買了兩個豆沙包。清醒的媽媽發現,兒子正用胳膊把包子摟在胸前。張桂梅扒下兒子的手套一看,頓時驚呆了:從胳膊肘以下,皮膚全是黑紫色,腫得老高。長春--沈陽--山海關--唐山,800多公里路程,張尚昀騎了20多天。在唐山,他們賣掉三輪車改乘火車。
“他拉我背我是應該的,如果他背過別人的母親該多好啊。”
據首次報道張尚昀事跡的襄城縣委宣傳部新聞干事于自奎介紹,5月27日,《許昌晨報》發表關于他的報道的當天,由于害怕被別人認出,張尚昀偷偷從許昌跑回了家。多家要求采訪的媒體都曾被拒絕。于自奎說,張尚昀不愿打破平靜的生活,他想沿著自己的路走下去。有企業愿意捐款5萬元,都被他們母子拒絕。
“我感覺那些報道都不是我們家的事。”張桂梅說,“他拉我背我是應該的,如果他背過別人的母親該多好啊。”
雖然在校外自學,但在長春稅務學院6個學期的考試中,張尚昀5次拿到獎學金。2004年年底,在全國稅務系統公務員招錄考試中,張尚昀取得了開封市筆試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針對張尚昀的特殊情況,省國稅局黨組將張尚昀改派至鄭州國稅系統工作。這樣既有利于尚昀工作,又有利于尚昀母親醫治疾病。
9月7日,張尚昀正式到鄭州市管城區國稅局上班【頒獎詞】大義至孝,百折不撓。在世俗的風雪中,張尚昀默默騎行的三輪車上,負荷的不只是恪盡人倫的孝道,更是載著千百年來永不褪色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原標題:2005感動中原年度十大人物張尚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