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總會有人選擇崇高” ——對話杜祥琬

2013/9/18 9:54:16 點擊數: 【字體:


    高中時,杜祥琬迷上了天文學,高考志愿是當時國內唯一開設天文系的南京大學。
 
然而,當年恰逢國家挑選留蘇預備生,杜祥琬以優異的成績入選。后來有人說他的天文學夢破碎,他則會心一笑,說自己很快就有了新的夢想——核物理。1959年,杜祥琬被派往蘇聯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攻讀原子能專業。
 
5年后學成回國,他被分配到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論部,投身中國核武器事業,為突破氫彈研制難關日夜奮斗。
 
在那里,他受到王淦昌、朱光亞、彭桓武、鄧稼先、周光召、于敏等老一輩優秀科學家的親身指導和教誨。
 
杜祥琬的言談舉止中,人們能夠很自然地發現那一代科學家留在他身上的精神和時代印記。
 
《中國科學報》:您認為這些老前輩對您最大的影響是什么?他們留給今天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
 
杜祥琬:在他們的領導下工作,碰到既有學術功底,又有非常好的道德品質、精神追求的一批人,自然能夠學到很多東西。這是我人生中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情。為他們每一個人,我都專門寫過不止一篇文章來懷念。從他們身上,主要學習的就是價值觀。
 
在去年中國物理學會成立80周年的紀念活動上,我曾說過,我們物理學界的風氣比較好,就得益于一批優秀的老物理學家。我舉了一個例子,氫彈研究獲突破以后,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彭桓武先生是第一完成人。但他不愿意去領獎,而是寫了一副對聯:“集體集體集集體,日新日新日日新”,說這是大伙兒一起干的事情,不該自己去領獎。
 
這是一種值得學習的情懷吧,大家都得這樣想問題,這樣對待人和事,對待榮譽。這也正是一種價值觀,做事情都是為了國家乃至人類的進步。
 
《中國科學報》:這些價值理念、精神追求方面的啟迪,是否也在隨時代變化?與今天的年輕科技工作者如何產生共鳴?
 
杜祥琬:我在平時的工作中其實經常跟年輕人討論這些問題。參加一些關于科學道德建設的會議時,我會經常給他們講“兩彈一星”時期的歷史故事。
 
比如,新中國成立后回國的著名力學家郭永懷,因飛機失事不幸去世。當人們在事故現場清理他已燒焦的遺骸時,發現他和警衛員抱在一起。兩人之間緊緊夾著一個公文包,里面的保密資料完好無損。可以想象,郭永懷是怎樣的一個科學家。
 
我也經常詢問年輕人,這些故事是不是已經老掉牙了?對你們還有用嗎?是不是有點太過時,我們這些人已經out(落伍)了?
 
后來我找到了答案。我也知道今天的利益誘惑多了,價值觀是多元化了。但是無論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會有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價值觀。這一點大家都同意。然后我說,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希望,就必須要有一批又一批的新人選擇崇高的價值觀,否則就是沒有希望的。
 
實際上,今天的中國也是這樣,雖然問題很多,但是從每一代人身上我都能看得出來,總有一批人在努力奮斗。這一點,年輕人也是認可的。我們那一代人,更多的是“被安排”,現在的人可以作出更多選擇,至于選什么,都由你自己決定。
 
但我毫不懷疑,中華民族的每一代人中,總會有人選擇崇高,為國家、民族、社會無悔奉獻。
 
《中國科學報》:我們看到,您曾兩度婉拒官職,傾心于科研一線。今天的科研環境中,仍有不少年輕有為的科研骨干,作出成績后很快被提拔出任行政職務。對此您怎么看?
 
杜祥琬:如果中國的科學技術真的想要領先世界,就一定要有一批搞科研的人,安心寧靜地在第一線工作,不要把他們過快提拔到行政領導崗位上。更不要以提拔作為促進其工作的目標,或者說把官本位的氛圍弄得更重,而是應該淡化。
 
當然,需要有人來做領導管理工作,這本身并沒有問題。因為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大面,涉及到很多人員,不能把優秀的科研工作者都往這個方向提拔。反過來,科研工作者更不能把謀取官職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這樣是做不了好科學家的。這些是我的觀念。
 
但目前確實有些問題,如果只是在一線工作,科研人員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認可,資源也就不夠用。這涉及我們的體制機制問題,是需要改革的。■本報記者 郝俊【原標題:“總會有人選擇崇高” ——對話杜祥琬】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3-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