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做人婦 一句承諾半個世紀
張粉仙18歲時,嫁給了鄰村的民辦教師牛廣寅。雖然早聽說他家是村里人盡皆知的貧困戶,各種雜病常年纏身的公婆,還有三個因患癲癇變成智障的小叔子,但她卻正因為此覺得牛廣寅對他們的不離不棄,是個有情有義值得托付終身的好男人。
初到婆家,張粉仙就要開始照料公爹、公婆和3個智障小叔子。為了讓老人能少受病痛的折磨,張粉仙四處求醫,但卻由于當時醫療條件的限制,她只能自己盡力讓老人安度晚年。“粉仙比俺的親閨女還親”,婆婆經常對村里人說到。張粉仙卻說“咱們都有父母,也都有老的時候,贍養老人是做晚輩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但是再孝順的行動也抵抗不了病痛的魔爪,公婆相繼離世,公公臨終前對張粉仙表示十分的愧疚沒能讓她過上好日子還給她留下三個“累贅”。張粉仙知道老人是放心不下三個兒子,就對他說“放心吧,我會照顧好三個兄弟的”。
白天張粉仙下地干農活,回到家里還要不僅要帶自己的四個孩子還要照顧3個傻子小叔子。3個兄弟由于都是智障不會動手干活,時常大小便不能自控,張粉仙咬牙堅持給他們換洗衣褲,每天給他們洗臉、洗腳。甚至專門買了工具,給他們理發、刮胡子。
智障兄弟有時天黑也不知回家,常常走失。一次,二弟走失,張粉仙和丈夫找遍鎮上的每個角落,沿途翻山越嶺,走了40多公里,直到第三天才在隔壁的鎮上給找回。有人勸張粉仙說:“不要找了,丟了少一個累贅。”張粉仙說:“就是家里喂的雞子丟了,還得尋回來,別說是一個人。”
這一句“照顧好他們”的承諾一過就是半個世紀。天有不測風云,03年、08年,大兒子和丈夫相繼不幸去世,張粉仙的精神極度崩潰。但是當憨傻兄弟坐到她身邊喊一句口齒不清的嫂子后,她的心中才有了一絲欣慰。為了三個傻兄弟,也為了當初的那句承諾,張粉仙頂住壓力繼續為他們奔波。出嫁的女兒心疼媽媽,請人捎信讓她去住幾天,過幾天清閑日子。張粉仙卻總是說:“我不能去,我要去了,誰一天三頓給他們做飯吃。”
幾十年來,張粉仙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即使回娘家或到鎮上趕集,也總是早去早回,從來沒有在哪兒過夜。“他們三人能活到現在,多虧了他們的嫂子張粉仙呀!”村民們說到。(見習記者 金月展 鄭州報道)【原標題:一諾千金 照料仨智障小叔五十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