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種子結緣
1963年7月,程相文從河南中牟農校畢業。他放棄了留在他從小長大的地方——鄭州,毅然在分配表格上填上了“到基層去”。這一填,填進了他的一生。
這一年,他來到浚縣,被分配到農業局搞種子試驗。當時的浚縣種子產業十分落后,玉米畝產只有50多公斤。縣里領導決定從玉米種子打開缺口。海南島具有得天獨厚的冬季育種條件,為了加快育種進程,縣上決定充分利用這一自然資源。
1964年10月,27歲的程相文背著兩袋玉米種子踏上了南下的列車。他輾轉奔波了半個月,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海南島。他在海南崖城臨近海邊的一個村子租了8畝地和一間土坯房,開始了漫長的育種生涯。
那一年,程相文從海南帶回了培育的玉米雜交種子,經種植,平均畝產達到350公斤。
不懈的追求
程相文隨身揣在衣袋里的筆記本扉頁上寫著這樣一句話: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為了這粒種子,程相文不懈地追求著,先后孕育了30多個玉米新品種。
2000年前后,程相文帶領他的科研團隊先后培育出浚單98-3、浚單18、浚單20等優質玉米新品種。
僅2007年,浚單系列玉米新品種在全國推廣面積就達上億畝,真正實現了一粒種子造福一個民族的夢想。
產業化經營
進入21世紀,程相文和農科所領導班子決定借雞下“蛋”、借水行船。
他們先后與合肥豐樂種業、山西屯玉種業、北京德農種業和河南農科院種業等八家公司合作,以不同形式對國審浚單18、國審浚單20、浚單22和浚單26進行了聯合開發和有償轉讓,強有力地整合了自己的有效資源,實現了育、繁、推一體化,推進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為進一步發揮種子科研優勢提供了很好的經濟支撐,提高了浚單系列玉米品種在市場上的占有率。
如今,浚單18、浚單20已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無言的大愛
程相文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可是玉米育種的特殊工作環境,使他不得不在家庭和事業的天平上作出抉擇。
妻子在生大女兒時,曾給程相文寫信,想讓他回去照料一些日子,可當時正是玉米揚花授粉的關鍵時期,他僅給妻子郵了50元錢,讓妻子買些補養的食品。
父母去世時,他都在海南育種,沒能見最后一面。
妻子去世前,他去西北參加一個會議,剛離開家,老伴突然過世了,同行的秦貴文副所長不敢告訴他,直到3天后他們回來,程相文才知道。
程相文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省管優秀專家;他的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6年,他獲得的榮譽、獎勵數不勝數。
46年,他全身心投入玉米育種事業,用全部的心血、智慧和汗水,詮釋了一位基層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生命價值!□本報記者李定宇 本報通訊員 徐朝廣【原標題:一粒種子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