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處了30多年的老伙計,鉅橋鎮劉寨村農民王學洲告訴記者,老程的女兒六七歲時生病,持續高燒,當時正逢玉米授粉期,他離不開,結果女兒治療不當右腳落下了殘疾。每當看到女兒一瘸一拐的樣子,老程眼圈就發紅。
妻子中風偏癱,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程相文很心痛,但是所里承擔著5項國家和省級科研任務,海南的玉米又到了授粉的關鍵時期,不去怎么能行呢?他來到老伴床前跟她商量,已經不能說話的妻子朝他擺了擺手,意思是“你去吧”。
采訪中,與程相文共事多年的秦貴文告訴記者:“2007年8月,老程和我到甘肅參加全國玉米育種界的交流會。到會第一天,我就接到了老程老伴去世的電話。我隱瞞了消息,直到會議結束回到鶴壁后才告訴了他。得知消息后,老程沒有直接回家,還是習慣性地先到所里的實驗田去察看植株生長情況。當他工作完,回到家里看到妻子的靈柩時,扶住老伴遺像嗚咽不止……”
D
高官,他推了;高薪,他拒了;
獎金,他搞科研了
一種境界讓老程淡泊名利
80年代初,浚縣人民政府換屆選舉,組織上提議程相文為副縣長候選人之一。他得到這個消息后,主動向縣委表達了不愿參選的意愿。事后,有人為他惋惜,他說:“我喜愛育種事業,更愿意在育種崗位上奮斗一生。”
1984年,河南省直一家科研院所調他去工作,待遇優厚,他找理由謝絕了;1988年,上級黨委任命他為鶴壁市某科研單位的副處級領導,通知都下了,他卻說:“我的最好位置是育種。”
國內多家種業公司高薪聘請他都不動心,他說:“我害怕金錢把我的背壓彎了。”
1996年,程相文兒子大學畢業,1998年,女兒高中畢業,子女就業的問題擺在了面前。憑著程相文的貢獻和影響,他只要打個招呼,兩個孩子的就業應該不成問題。但程相文說:“自己沒有作多大貢獻,組織對我恁好,咋好意思說?”
程相文還曾兩次獲得被組織上提拔為副縣級領導的機會,但是為了自己的科研事業,他都主動放棄了。
這么多年了,程相文所獲的獎金累計達900多萬元,但他一分都沒留。大家勸他,給自己留個養老錢吧,也給兒女置套房子,他卻說,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功勞歸大家。
“要是老考慮著當官升職,專業咋能搞好呢。再說,繁育的品種得到社會的認可,就是我最大的財富。”老程有他自己的財富權力觀。
E
去信,說責任,表決心;
回信,說感動,提表彰
一封回信讓老程鞠躬盡瘁
今年1月22日上午,溫總理到河南視察工作時走進鶴壁市農科院。得知程相文的事跡后,溫總理十分感動,拉著程相文的手贊揚說:“你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玉米事業,獻給農業科技事業了,科技人員都應該向你學習,我也要向你學習!”
離開后,溫總理還意味深長地對同行的省市負責同志說:“我給浚單系列的玉米種子起一個新名字,叫‘永優’——就是要讓我們培育出的種子品質永遠優秀,在與外國種子的競爭中永遠保持優勢。”
3月份,程相文給溫總理寫了一封信,表示總理的勉勵讓他備受鼓舞的同時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他和同事正在加快育種步伐。
5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親筆回信中說:“一個老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中國實現現代化需要一大批像程相文這樣的科技工作者,需要有為科技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程相文獻身玉米育種事業的事跡應該表彰。謹致敬禮!”
對此,省委書記盧展工作出批示,表示溫總理的回信不僅是對程相文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我省廣大農業科技人員的肯定。
當程相文得知這一消息后,既萬分高興又感到重任在肩。他明白總理的深意:“我們培育的種子品質要永遠優秀,在與外國種子的競爭中永遠保持優勢。”
昨日,這位75歲的育種老專家說起溫總理回信時滿臉的神圣:“為了總理的這份重托,我會更加努力……”□記者 谷武民 文【原標題:育種專家程相文的“五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