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老人的“夢之路”——輝縣市拍石頭鄉蒿平村修路紀實

2013/9/25 9:43:53 點擊數: 【字體:

 
    編者按:2013年3月16日,拍石頭鄉蒿平村36名老人,經過一個月的緊張籌備,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在沒有現代化修路工具的情況下,自帶干糧,僅用11天時間,硬化道路800米。36名老人,最大的73歲,最小的53歲,他們用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同心修筑了一條“夢之路”。

    蒿平村位于拍石頭鄉北部的太行深山區。全村人口780人、240戶、32個自然村,分居在三嶺四溝里面,旱薄耕地824畝,這里基礎設施落后,自然條件惡劣,十分閉塞,為了生計,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多為孤寡老人,是省級貧困村。村間道路是七八十年代修建,每逢雨雪天氣,路面泥滑,沖毀道路,導致中斷。

    為改變貧困,解決群眾的出行難問題,蒿平村兩委班子多次商討研究,以“一事一議”為政策指導,組織發動黨員和群眾代表形成合力,帶領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對八路水村至蒿平村的道路進行硬化。在村兩委的帶動下,全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嬰兒,每人出資100元,村民自籌資金3萬元,拍石頭鄉“創業之星”趙愛軍資助2萬元,其他在外人員也紛紛捐款,共計籌資9.8萬元。村里年輕人多數外出務工,沒有壯勞力,修路的是36名老年人,他們最大的73歲,最小的也53歲,其中女的有十四五人。班子成員和老人們自帶干糧,起早貪黑,艱苦的條件下,為節省開支,采用最原始的方式——人工攪拌,他們任勞任怨,不辭辛苦,奉獻著他們的余熱,平均每天能鋪路四五十米,現在已完成了近八百米的道路建設。

    老黨員張占水,今年69歲。古稀之年的他,顫抖著雙手,用力推動著鐵釬,臉上因過分用力而略顯猙獰,鐵釬的下端系著兩根繩子,兩位白發滄桑的老人,佝僂著身子,奮力向前拉動著繩子,合三人之力才剛能攪拌動沙石,如此一來一去汗水和泥漿混在一起,順著老人臉上的皺紋流下脖頸,淌進胸膛,打濕衣裳……
    大家的“廚師”李煥香,自從開始修路以來,她一直擔任大家的廚師,其實就是給大家做飯。她每天都要走十幾里的山路為大家做飯,因為缺水,每天還要去幾里外的水池挑水,然后回到家洗菜,刷碗,做飯,因為長時間接觸水,她的滿手皺紋,就像裂開的松樹皮,繃著血絲。山里人窮,大家每天天不亮就從家里帶來一顆蘿卜或者白菜,她就用這些菜給大家做一天的口糧,然后走十幾里山路把飯送到工地,吃過飯和大家一起勞動,飯點的時候再回去做飯,她在山林里穿梭的步伐很快,為的是給大家及時送來飯菜,節省時間和大家一起多干點活。

    在路邊,有一個臨時帳篷,說是帳篷,不過是把一個破油布搭在幾根樹枝上,外邊用玉米桿圍了一周,只留下一個容人彎腰進入的小門,里邊是直接鋪在山石上的棉墊,上邊只有一張薄被子,躺在墊子上,就像直接躺在了地上,風一吹,油布嘩嘩作響,65歲的殘疾老人秦青山,晚上就獨自一人在這里看護公路,看管著唯一的機械振動板。秦青山老人的腿有殘疾,無兒無女,是村里的五保戶,全靠政府的補助生活,這次為了修路捐獻出了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他不能干重活,但堅持要為修路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干重活,他便收撿廢料,看護工地。談到修路的不易,他通紅的眼睛流下淚水,哽咽著訴說修路的艱辛,但他的目光是堅韌的,言語是堅定的,他說不修路怎么辦?救護車進不來,住在這里的人生病了就耽擱了,不管多少困難,無論如何一定要修通這條路,就是苦死累死也心甘情愿。

    由于多日的勞累,他們的面容更加滄桑,身體更加佝僂,雙手更加干枯,雖然很苦很累,但他們身上看不到悲苦和怨言,而處處體現著樂觀和堅韌。沒有大型機械,他們就背馱肩扛;沒有水,他們硬是接了500米的水管;沒有運輸工具,他們自掏腰包出車出油。從開始至今的11天來,他們已經硬化山區道路800米。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蒿平村的老人們有如此驚人的毅力和干勁,那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好的帶頭人——村支部書記路虎山同志。路虎山,今年52歲,擔任村支部書記已經22年有余。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當支部書記這么多年,老百姓的苦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總覺得對他們有一種愧疚之情。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愧疚之情,路虎山同志在修路期間,跑前跑后,為大家服務。

    修路沒有資金,他撕破臉皮向上級單位爭取資金;沒有勞力,他脫下衣服和老人們一起干活;沒有圖紙,他一天上上下下大山十幾趟,看路修得是不是科學合理。盡管困難重重,可壓不倒這個剛毅倔強的硬漢子,他總是帶頭修路基,掄鐵錘,抬水泥,渴了就喝口塘壩里的水,困了就在躺在山林里歇一會,爬起來接著干。為修路,他中午就在山坡上用三塊石頭支起鐵鍋下面條,配的是家里腌的老咸菜。村里路水牛老人實在拿不出修路的錢,路虎山不僅幫他籌資墊錢,還主動承擔了他家的修路任務。路虎山同志甘于奉獻、樂于吃苦,村民都十分佩服他、敬重他。他還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榮獲輝縣市、新鄉市優秀村支部書記。
    
    八百米的路不算長,但讓人感到敬畏,這是老人們用信念和老區精神修建的夢之路。在以路虎山同志為首的蒿平村兩委班子帶領下,老人們用他們的信念和行動,用他們對老區的堅守,用他們誠實堅韌平和進取的拍石頭人文精神,筑起了這條脫貧的“夢之路”,這是老區人民戰天斗地的又一壯舉,是輝縣人民干的好輝煌歷史的延續。【原標題:老人的“夢之路”——輝縣市拍石頭鄉蒿平村修路紀實】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輝縣市人民政府網 2013-04-1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