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兵媽媽”43載擁軍情

2013/9/27 15:19:29 點擊數: 【字體:


    1997年,她曾被中共駐馬店地委、行署、駐馬店軍分區聯合表彰為“支持國防建設十佳擁軍模范”、“支持國防建設先進個人”;2003年,她的事跡曾在中央電視臺《國防時空》欄目播出;2004年,她被河南省婦聯、省民政廳、省軍區政治部、省雙擁辦表彰為“巾幗擁軍先進個人”;2005年,她被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軍區表彰為“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個人”;2006年3月,她被中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工作者協會、駐馬店日報社評為“2005年度感動天中十大新聞人物”……

    她,一位普通山村女教師,43年前因得到駐軍的無私援助,從此與駐軍官兵結下了魚水深情;她,以一個母親的博大胸懷,43年如一日,用至真至誠之情為駐軍官兵洗衣縫被、排憂解難、談心授課,演繹了一段段擁軍的感人故事……

    八一給戰士送西瓜,春節為戰士送水餃,平時為戰士們縫衣拆被……43年了,她為戰士們上思想教育課190多場次,幫助90多名戰士轉變了思想,其中有30多名被提拔為連、營級干部,60多名退伍戰士回鄉后走上了領導崗位;43年了,人們已經無法準確統計她到底為戰士縫過多少件衣服,為官兵們送過多少慰問品。
 
     她就是被確山駐軍官兵稱為“營外政治輔導員”、戰士們親切地叫她“兵媽媽”的確山縣三里河鄉中店村65歲退休教師吳秀珍。

     丹心鋪就擁軍路

    1964年春,吳秀珍、王書文被安排到確山縣三里河鄉中店村獨立樹村民組去辦學、教學。
 
    這一去就拉開了她43年的擁軍序幕!

     初到中店村獨立樹村民組,那里的情景讓吳秀珍夫婦很吃驚:沒有一張課桌,沒有一套教材,沒有一間教室!大隊把他倆安排到一間牛棚里,這既是兩人的住房,也是教室。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經歷了數次搬家。開始由牛棚搬到磨房,又從磨房搬到一農戶的空房子里。后來,這座房子坍塌了。望著孩子們渴望求知的眼神,吳秀珍下決心要自己蓋一間教室。于是,她領著孩子們撿石頭、打木樁、挖地基、和墻泥,夜以繼日地干了起來。

    吳秀珍自己建教室的事兒不脛而走,很快讓幾公里外的駐軍某部偵察營營長知道了。他們派來汽車,拉來石頭,買來磚瓦,蓋起了3間寬敞明亮的教室,又發動官兵捐款買木料做桌椅,用自己微薄的津貼給孩子們買學習用品。看著戰士們揮汗如雨的忙碌身影,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吳秀珍腦海中產生了。教室建成后,她和生產隊的社員一起用架子車拉著白菜、蘿卜,用竹筐抬著豆腐、山棗去慰問解放軍。駐軍官兵列隊迎接,熱烈鼓掌。那場景讓吳秀珍終生難忘,從此堅定了她擁軍的想法。

    書房·洞房·產房
 
    戰士董永杰,父母離異,從小就沒有享受到母愛,17歲就來到軍營,天天鬧著想媽媽。吳秀珍知道后,找到董永杰說:“以后你就認我當你的媽媽吧。”每逢星期天,吳秀珍就把董永杰接到家里給他洗頭、洗衣服和改善生活,還給他買來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在吳秀珍的關心照顧下,董永杰的思想很快穩定下來。后來,吳秀珍看到他的字寫得很差,就和身為河南省書法協會會員的丈夫商量決定每星期天讓董永杰來家里學習。同時,吳秀珍決定把丈夫的書法室作為董永杰的“書房”。每逢星期天,董永杰總是按時來到這里拜師學藝。在吳秀珍夫婦培育下,經過三年刻苦學習,董永杰不僅在駐市青年書法大賽中獲獎,而且有很多文章被報刊、電臺采用。他在臨退伍時,以十分感激的心情寫下了“戰士身邊的好媽媽”的條幅贈給吳秀珍,以表達他對吳秀珍夫婦深切的感激之情。

    志愿兵劉希來是個孤兒,家住山東省濰坊市,是姐姐把他照顧大的。入伍前,小劉和本村一位姑娘相愛,兩個人海誓山盟定下了終身。可那姑娘的父親是個十分貪財的人,嫌小劉家里窮,硬要拆散這對鴛鴦。吳秀珍得知情況后,一面安慰開導小劉,一邊寫信把姑娘請到自己家里。吳秀珍和老伴商量決定,自己搬到廚房里住,騰出寬敞的臥室為小劉和姑娘作洞房。吳秀珍想到小劉沒有父母,自己是他們的長輩,一定要像自己娶兒媳、嫁閨女一樣,把他們的婚禮辦得既簡樸又熱鬧。舉行婚禮那天,吳秀珍請來了部隊的官兵和當地政府領導,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豐盛的酒席,為新郎新娘慶賀。一對新人感動得雙雙脆拜在吳秀珍夫婦面前,親切地叫起“爸爸、媽媽”。

    現任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郭中立不會忘記。每當人們問起他的兒子為何叫“郭記遠”時,他總是情不自禁地提起吳秀珍。1995年農歷臘月初二,時任駐地部隊偵察營三連一排排長的郭中立的愛人來到了部隊,由于一路顛簸,預產期提前到來,在到部隊的第二天晚上肚子就疼起來。當時,大雨如注,天黑路遠,送醫院已經來不及。情急之中,郭中立找到了熱心腸的吳秀珍。吳秀珍二話沒說,立即吩咐大兒媳到四里外的診所找接生員,并把自己的床布置成臨時“產床”。而后,她便和兒子拉著鋪了棉被的架子車去駐地接產婦。整整一夜,她和接生員一直守候在床前,直到拂曉一個男嬰安全降生。吳秀珍又把家中正下蛋的母雞殺了,燉成雞湯讓郭中立的愛人補身子。郭中立夫婦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激動地說:“吳媽媽,你待俺比親娘還親,俺這孩子就叫'記遠'吧,讓他永遠記住你這位遠方的好奶奶!”
 
    慈母愛心灑軍營

 
    43年來,新兵來了,吳媽媽去接;新兵走了,吳媽媽去送;戰士想家了,吳媽媽就去給他們談心、拉家常;戰士思想有包袱了,吳媽媽就去給他們講英雄的故事激勵他們;戰士病了,吳媽媽就給他們求醫問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兵媽媽”吳秀珍把一腔母愛灑向了軍營。

    戰士劉文斌開車時不小心碰掉了顆牙齒,疼得吃不下飯,吳媽媽就做好雞蛋糕,一勺一勺地喂他。戰士郭小兵,3歲時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娶了后媽后經常打罵他,小兵是在爺爺的撫養下長大的,家庭的環境養成了他孤僻的性格。吳媽媽得知情況后,今天送去牙膏、牙刷、洗衣粉,明天又去給他洗衣服、套被子。吳媽媽還專門給他過了入伍后第一個生日。在吳他*的關心照顧下,小兵的性格慢慢開朗起來,訓練成績也提高很快。
 
    汽車二連福建籍戰士熊金鐘不會忘記。在入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爸媽相繼去世,而此時自己又患上了慢性腎炎。熊金鐘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和希望。吳秀珍得知后,每天去做他的思想工作,鼓勵他積極治病。吳秀珍還到處為他找藥方煎湯熬藥,教他練習毛筆字,幫他拆洗衣被……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年后,熊金鐘從生活打擊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并且提了干。轉業到地方后,熊金鐘給吳秀珍寫了一封信,并在信中說:“我永遠忘不了您,我偉大的媽媽。”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2008年03月20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柴成文將軍回憶朝鮮停戰談判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