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
寫長篇就是為了進縣文聯
陳少華埋頭寫長篇小說的動機很單純:想進縣文聯。
從初中起,他就堅持以“文學青年”自居。“文學青年”陳少華認為,自己既然是搞文學的,長大后進文聯工作就是理所應當的事兒,也只有進了文聯,才是專業對口。2002年他從洛陽師院歷史系畢業后,就托人去找縣文聯主席,他覺得最多一個月,就能到文聯上班了。
理想的鼻子硬生生碰到體制的墻上,注定會流鼻血。“我很快知道,縣文聯只有一個編制,就是文聯主席,正科級。他們根本不可能專門為我增加編制。”陳少華說。
進文聯的夢破滅了,他想:出本書是不是就能造成影響了?有影響了縣里是不是就能破例讓我進文聯工作了?“當年,也就是懷揣著這樣樸素的夢想,我決心寫一部長篇,靠實力說話。”陳少華說。
陳少華的處女作《同窗灰姑娘》在澠池縣反響空前。縣文聯主席聽說后,主動去找他并積極向外界推薦。2003年年底,陳少華代表澠池縣文聯參加了三門峽市第五屆文代會,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參加文聯活動。2005年初,他成為河南省文學院簽約作家。
堅持
寫出第二部長篇《馬路課堂》
鮮花與掌聲有了一些,但縣文聯終歸沒能進去。
2004年初夏,陳少華曾經就讀的澠池二高的校長張玉才看到《同窗灰姑娘》,讓他到學校工作。2004年8月,他成了一名高中教師。
一般而言,作家天生敏感,陳少華也不例外。他思考作為高中老師的自己和同事,思考這個群體光鮮外表下難以言說的痛苦與無奈,甚至陰暗與齷齪。 2006年,他的第二部長篇《馬路課堂》問世。他在該書的開頭就對教師標簽式的蠟燭形象進行質疑,他說:“我們為什么要犧牲自己?我們不做蠟燭,做燈泡好 不好?在照亮別人的同時,也能溫暖自己!”小說里的三個青年教師一舉顛覆了傳統的教師形象。鄭州作家周小龍讀完小說后說:“三個青年的遭遇,正是掩蓋在道 貌岸然的教育體制之下的灰色表述。”
白天教課晚上寫作的同時,他抽出所有的業余時間給文聯幫忙。“這一切,還是基于那個進文聯的夢。”陳少華說。
2009年夏天,三門峽市作協主席楊凡推薦他到市委組織部電教科幫忙,撰寫電視片腳本。繁忙的拍攝任務,長期的下鄉工作,無休止的酒場應酬,很 快又讓他心力交瘁。“很多人都羨慕我能到組織部門工作,但對我而言,不能寫作就是最大的不幸。”陳少華說,2010年下半年,他陷入空前的絕望中,那段時 間,他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
網戀
他的愛情也是緣于寫作
陳少華最終沒有崩潰,是因為在千里之外的內蒙古包頭市某臺電腦前,有一個女孩讓他期待。
2009年年初,他通過網絡認識了現在的女友夏綠。當時他百無聊賴,進入一個小說QQ群瞎逛,群里人正在胡噴什么是新小說,他出于鄙夷隨便說了 一句“小說不是衣服,還有新舊之分”。他正準備退出這個群,夏綠主動和他私聊,并給他發了一篇自己寫的東西,他隨便看了兩眼,說了兩個字“幼稚”,然后便 離開了。
在成為陳少華的女友后,夏綠對他說,當年看到他留的這兩個字,她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痛苦了兩三個月之后,她決定向這個說她幼稚的人取經。
那時候夏綠正上大學,和陳少華一樣懷著“不寫作,毋寧死”的宗教式狂熱。陳少華決定幫幫她。他給她列了一個書單,這些書都是對他的寫作產生過巨 大作用的,有些在市場上難以買到,他就從網上買了直接寄給她。她進步很快,不久就在正規文學刊物上發表了一篇短篇小說。就這樣,師生情漸漸升格為愛情,這 是28歲的陳少華的初戀。
初戀之前的陳少華曾一度被認為是“異數”,上大學時眼里只有文學沒有女生,畢業后也沒心思戀愛。“有心思也沒用,我們這里的女孩找對象,首選開 礦的老板,其次是公務員。身邊適齡的女老師早早就被有錢有勢的人圈定了,男老師卻乏人問津。”陳少華說,找不到能理解自己的,毋寧單身。
陳少華認識夏綠幾個月后,夏綠開始和他談婚論嫁起來。
陳少華認為,他們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摻雜著功利的因素:她想嫁他,是因為他可以作為她一生的寫作領路人;而對他來說,則是因為她的家庭條件讓他心儀:她父母經商,家里只有獨女,足以讓他倆衣食無憂,專心寫作。
夏綠也承認他們感情中的功利成分,她說:“這種具有強烈互補性的愛情和婚姻最為牢不可破。陳少華的價值遠非金錢可以衡量的,能擁有他,是占了大便宜。”
2010年下半年,感覺窒息的陳少華決定放棄工作,去投奔女友。當年9月,他買好了去包頭的車票。
轉變
終于走進文聯的辦公室
他沒能去成包頭。
在趕往運城火車站的大巴車上,他接到了一個朋友打來的電話:“縣文聯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名副主席!”“我要下車!”他對司機說。
“我畢業之后最大的喜事,就是在縣文聯有了一間自己的辦公室。”4月16日下午,陳少華一邊開辦公室的門,一邊對記者說。
辦公室挺大,沙發,辦公桌,老板椅,筆記本電腦,打印機,一應俱全。而且這里很安靜,關上門,拉上窗簾,有一種與世隔絕的味道。
在澠池縣2010年11月舉行的公開選拔科級干部考試中,陳少華考上了縣文聯副主席。
多年來,為了進縣文聯,他低聲下氣地求過人,請過客,送過禮,但就是進不去。等他絕望到想放棄的時候,卻靠一張試卷成就了夢想。“很多時候,人生像極了那句古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陳少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