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多月以來,他搜集了幾百個優秀河南人,挑選出52人進入“2007年優秀河南人撲克排行榜”。每張牌上,都有上榜者的照片、簡單資料。
一副撲克牌的成本是1.5元,印制10萬副的資金從哪兒來?茹濤表示這不是主要問題,可以自籌或找企業贊助,“主要是為了宣傳河南人的形象”。據3月8日《中國青年報》
說圖◎歐恩懿
休閑娛樂用的撲克,或者極個別人用來賭博的撲克,能否承受宣傳一個地區驕傲人物之重?
河南人,其實和所有地區的中國人一樣,都有優秀人物和渣滓人物,好人壞人并存是社會的正常生態,值得驕傲的人和值得鄙視的人四處都有,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是真實的社會。
茹濤的初衷大概就是為了宣傳河南當中的驕傲人物,讓全國人(理論上說)都知道河南人的優秀品質,但想法過于單純過于簡單。以公益廣告形式出現的“正名”之舉不能達到他的初衷,相反在某種程度上還可能收獲相反的效果:是常香玉“管”鄧亞萍呢,還是鄧亞萍“管”常香玉呢?
有些事情恰恰不需要去強調,強調了就可能適得其反。怎不見有人制作“優秀的北京人”、“優秀的遼寧人”呢,呵呵。
不需要去可以尋找自信和宣傳優秀,這些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證明。假使有些地區真的存在“地域歧視”的話,那是歧視人的無知和偏見,連計較都懶得和這樣的人去計較。
撲克牌甩不出“驕傲形象”,勤勞勇敢的河南人,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我們不需要去證明什么。【原標題:撲克牌甩不出“驕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