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沒有退休金的老民辦教師
他為貧困學生設立“助學基金”
他闊別三尺講臺12年后重返校園
周六的上午,年過六旬的馬倫老師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鞏義市米河鎮米北小學的校園里,開始書法課的準備。從2011年春天開始,馬倫老師在闊別了三尺講臺12個年頭后,重新回到校園,開辦“書法班”,義務教孩子們學書法。
“我從小就喜歡書法,又當過民辦教師,退休后,有幾位自己教過的學生帶著孩子登門學書法,想想,教一個是教,教兩個也是教,不如多教幾個!”馬倫老師辦免費書法班的想法很質樸,他說,教育是行善積德的事情,自己哪能要孩子們的錢。
在米北小學校長王喜秋眼里,馬倫老師是真正的教育者,無私而執著。她告訴記者,現在全校跟著馬倫老師學書法的孩子有60多名,他教學的方法很特別,他還不定期舉行書法比賽,優異者會獲得筆記本、學習資料等獎勵,學生的作品也會被馬老師小心翼翼地過塑保存好,在學校展示。
“不僅僅是免費教書法,馬倫老師還利用各種渠道為學校的貧困學生設立‘助學基金’,每學期給17名學生各資助100元。”王喜秋說,17個學生就是1700元錢,對于沒有退休金的民辦教師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馬倫老師每捐一次錢,王喜秋便會記錄在稿紙上,前面一頁是所有捐款的統計,后面是這些捐款的去向,上面還有受助學生的簽名。在這張稿紙上,記者看到:2011年11月18日,送來學習資料17套;2011年11月21日,送來現金800元(購置書包17個,文具袋17個);2011年12月7日,送來學生手套17副……數字微小卻讓人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我們一家三代都是民辦教師。”馬倫老師說,自己沒有什么大的能耐,但是只要自己還能動,就會把這個書法班一直開下去,不為別的,只為能讓村里的孩子寫一手好字,從寫字中學會做人的道理。 鄭州日報記者 覃巖峰【原標題:馬倫和他的“書法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