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毫米見方電子元件 他用腳焊接
12月10日,在解放大道中段的一家職業培訓學校門口,記者見到了楊新亮,今天楊新亮來學校是練習維修手機的。經過今年7月30天的培訓,楊新亮已基本掌握了維修中的拆卸手機、換屏幕、更換電子元件、焊接等技術。
冬天的教室很陰冷,楊新亮在熟悉的座位上坐定后,用兩只腳互相脫了襪子,右腳將熱風槍溫度調整好后,腳趾小心地夾定熱風槍,對準手機主板上的一個幾毫米見方的電子元件小心地吹著。“這個溫度是最難掌握的,溫度太低電子元件拆不下來,溫度太高又會燒糊主板。”楊新亮介紹。
幾分鐘后,電子元件順利脫落。但更難的是更換焊接新元件,由于新元件太小,他用腳趾根本捏不住。他用兩只腳拉了拉鑷子的兩端,調整了一下彈性,夾起新元件放在手機主板上,右腳夾起電烙鐵黏起一塊米粒兒大小的松香,熔化在焊點周圍……由于坐姿距離焊接位置太遠,楊新亮不得不用力低頭才能看清楚發絲般的焊接點。
“雖然慢了點兒,但他焊接的準確度和焊點的圓潤度,在所有學員中仍然處于上等水平。”培訓學校的老師王瑞顏滿意地說。一個接一個的精密環節,如果不是親眼看到,難以想象這些是一個無臂青年所為。
“今年7月我們所辦的殘疾人手機維修培訓班,共招收了90多名學員。楊新亮是唯一一名上肢殘疾的學員,用手修手機都難,更不要說用腳了,但一路學下來,老師和學員都不得不佩服他,他用腳完成了一件難以想象的事。”市天鴻職業培訓學校校長牛波評價說。
輟學當起“放羊郎” 他用腳寫字
5歲時的楊新亮由于被變壓器高壓擊中失去了雙臂,他的生活從此變了樣,截肢后的康復治療對于年僅5歲的他來說極其漫長而艱辛,穿衣、穿襪、洗手、洗臉……每個生活的細節對他來說都成為一個個負擔。
8歲時,雖然楊新亮像其他孩子一樣走進了學校,但用腳寫字又成了一大障礙。“那時候看著同齡的小伙伴都可以爬在課桌上輕松地寫字,可對于當時的我來說,這就是天大的難事。由于掌握不好寫字的力度,用腳‘握’著的鉛筆剛剛落到本子上,筆芯就斷掉了,而削鉛筆的刀子常常割到腳上,鮮血直流。再削、再寫、再斷,就在這樣不斷地反復中我學會了用腳寫字。”楊新亮回憶說,“可上學的時光對于我來說并不快樂,由于身體殘疾,經常會遭到同學的欺負,強烈的自尊心使我5年級的時候放棄了學業,回家當起了一名‘放羊郎’。”
放羊對于他來說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總會有不聽話的羊脫離羊群。由于沒有辦法拿鞭子,他只能脫掉鞋子試著用腳邊的石子投向落單的羊,山間的荊棘常常將雙腳扎的血肉模糊。久而久之,楊新亮居然練就了一腳“指哪兒打哪兒”的功夫,頑皮的羊群在他的調教下也變得安分了許多。
一個又一個“不可能” 他用腳打破
跟隨著羊兒奔跑在空曠的草地上,兒時成為一名運動員的夢想再一次涌上了楊新亮的心頭。之后放羊的十幾年來里,楊新亮堅持每天跑步,雖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訓練,但在夢想的牽引下,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殘疾人運動員。2009年的安陽縣殘疾人運動會上,楊新亮一人攬獲了跳高、跳遠、400米、1500米四個項目的第二名。在市級的殘疾人運動會中,他還獲得了5000米長跑項目的第三名。
幾年前,楊新亮在親戚家看到一臺電腦,一下子就著了迷。他天天往親戚家跑,在親戚旁邊默默地學。看到他如此癡迷,親戚就將電腦借給了他。有了電腦的楊新亮經常通宵練打字、學上網……從剛開始的每分鐘打十幾個字,直到現在的每分鐘能打80多個字了。
楊新亮的弟弟去年剛考上大學,家里的經濟負擔更重了。他想自己學好修手機的手藝后,回村開個修理鋪,給鄉親們維修一些小物件,也為家里帶來一些經濟收入。“希望能早點找個力所能及的活兒,早點成家,早些為家里分擔一些負擔。”楊新亮打算著。【原標題:楊新亮:用腳書寫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