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鄭新立:通過土地經營權轉讓搞現代化大農業

2013/11/8 10:28:12 點擊數: 【字體:


    “第三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于2013年1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在演講時表示,國家一定要重視農業現代化,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轉讓,在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使土地向家庭農場、農業公司、農業合作社集中,搞規模化經營,搞現代化大農業。

  以下為演講實錄:

  鄭新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首先,祝賀第三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提高縣域城鎮對產業和人口的承載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和國內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雙倍增的發展目標。這個目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如果我們略微調整一下計算方法,把十八大召開作為起點,去年我們人均GDP是5400美元,未來十年,我們人均GDP再翻一番,5400美元就可以達到10800美元。如果再努把力,提高到12000美元,這是什么概念呢?跨入了高收入國家行列。世界銀行[微博]的標準,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的分界線,是人均GDP12000美元,也就是說5400美元再增長1.2倍,就能夠跨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實現這樣的目標,可以說由于人口的數量比較多,總量上就可以趕上甚至超過美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未來的十年,是中國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跨越的十年。到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的時候,我們剛剛慶祝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時候,如果我們努把力,能夠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總量超過美國,這會給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產生深刻的影響。因為現在全世界進入高收入國家的人口也就幾個億,亞洲一共才一億多,我們13億人要進入高收入國家,這個意義有多大。

  在未來十年或者是十二年的時間內,要想跨入高收入國家,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們面臨最大的難題就是現在居住在農村的近七億人口,怎么樣提高他們的勞動生產率,怎么增加他們的收入。現在農業勞動生產率只有二、三產業勞動生產力的28%,農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31%,差距這么大,我們最近公布了基尼系數,基尼系數為什么這么大呢?原因就是農民的收入過低。所以,未來十年,能不能跨過中等收入陷阱,關鍵就看我們能不能解決好“三農”問題,能不能使縣域經濟有一個大的發展。根據現在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普遍的標準來分析,凡是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一般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就是城市化率達到70%左右,第二,農業勞動生產率要接近和超過二、三產業的勞動生產率,第三,農民的人均收入要接近和超過城鎮居民的收入。如果沒有這三個條件,就掉在中等收入的陷阱,達不到12000美元。所以,未來十年,最大的難題就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發展縣域經濟。

  現在搞城市化又遇到一個矛盾,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但是生活成本高,而且城市交通擁堵,各種城市病都出來了。而中小城市雖然生活成本很低,房價也很低,但是就業機會少,在縣城里買一套房子,一平方米2000到3000塊錢,北京20000到30000都買不到,但是縣城沒有就業機會。所以,關鍵是怎么能夠提高縣域的城鎮對產業的承載能力,提高就業的承載能力,使現在七億人口大多數能夠就地在本縣實現城市化。解決這個問題,我想最重要的,根據長三角、珠三角現在已經實現了工業化、城市化的縣市的經驗和教訓,有四點值得我們吸取:第一,要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制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要建立城鄉一體化新制度,六個制度,第一是城鄉規劃一體化,第二,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第三是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第四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第五是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第六,城鄉全要素的市場一體化。要達到六個一體化,就能加快農村的發展,所以,在縣域范圍內要加快,按照六個一體化的要求建立新的制度,打通城鄉之間的各種障礙,生產要素流通,經濟發展的各種體制、機制的障礙。促進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雙向自由流動,發展縣域經濟,這一條是最最重要的,特別是在縣域范圍內,如果縣城能夠發展成為一個十萬到二十萬人的城市,就大大增強縣城對全縣經濟發展的輻射能力和帶動能力。另外,再有兩個中心鎮能夠發展到十萬人左右,一個縣城鎮人口可以達到四十萬,現在一個縣的人口八十萬,在縣域范圍內,城市化率能夠達到50%左右,就會對全國的城市化率達到70%給予有力的支持,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經驗,要把城市化同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城市化,因為農業現代化可以釋放大量的勞動力,加快農業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而二、三產業的集聚就形成了城市。所以,農業現代化、城市化是緊密聯系的兩個命題,要同步推進,改變目前農業現代化嚴重滯后于城市化的局面。

  上個月我到湖南洞庭湖去調研,感到很振奮,我看到在岳陽市的華容縣一個村有一個很好的案例,這個村有70多戶人家,800畝水田,一年種兩季水稻,現在全村的地讓黨支部書記一個人轉包了,他購置了全套的農業機械,可以提前半個月插秧,畝產可以提高5%,一下把全村的勞動力全解放出來了,如果就地打工,一個月一天打工費就是130塊錢,不愿意在當地打工的,到城市里來,現在農民工的年收入可以達到三萬塊錢,兩口子出去打工,一年的年收入可以達到六萬,加上土地轉包收入達到七千、八千,這樣一年的家庭年收入可以達到七萬塊錢,進入中等收入家庭,我們國家規定的標準是中等收入家庭是年收入六萬到二十萬,那個村子里的農民不種地了,出去打工,一下子就可以進入中等收入家庭了。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了,農業現代化的問題也解決了,城市化也有了支撐,多好的事啊。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農業現代化,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轉讓,在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使土地向家庭農場、農業公司、農業合作社集中,搞規模化經營,搞現代化大農業,種幾百畝、幾千畝,使他在家種地的收入超過出去打工的收入,這樣可以把高素質的勞動力留在農村,祖祖輩輩搞農業,荷蘭一個農民一年創造的GDP是三萬多歐元,在那里當農民是別人羨慕的行業,我們也要走這個路子。如果一個人還種七八畝地,再種兩千年照樣受窮。現在的條件已經具備了,一個是農業勞動率轉移有出路,一個是社會資金富余,還有一個是市場農產品(8.29,0.05,0.61%)需求旺盛,第四個條件,農業機械和農用物資的供給能力完全可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的需求,如果把四個條件結合起來,可以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從而推動城市化,這是第二點。

  第三個經驗,要圍繞縣域的主導產業,形成塊狀經濟,這是浙江的經驗。一個縣280萬人,一千多平方公里,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搞,搞一個主導產業,兩個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形成專業化分工,要提高產品、產業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在浙江是這樣的,有很多縣,一個縣的產品,形成專業化分工,就有了競爭力,立于不敗之地。所以,一個縣圍繞當地的資源優勢,農產品加工業好,礦產品加工也好,或者吸引沿海產業轉移也好,不要搞得太多了,搞一個、兩個主導產業,把一鍋水燒開,圍繞主導產業形成專業化分工,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就能夠把這個縣帶動起來,這是浙江的,也是蘇南的寶貴經驗,一定要好好學習。
  
    第四個經驗,在縣域范圍內要形成半小時生活圈,從縣城到各個鎮,到各個村,把交通要搞好,形成半小時生活圈,住在一千平方公里之內,在縣域范圍內上班、下班,開著車半個小時就到了,非常方便,這樣就不會把人口集中到城里去,集中到縣城去,還住到自己原來的地方,就地城市化,但是他的工作是在二三產業,生活方式是城市化的,和成人一樣過上現代化生活,這樣的縣城有很多了,像浙江的安吉,竹產業全世界第一,不僅把當地的竹子全消耗了,還把貴州的竹子全買下來了,以竹產業為主,把老百姓帶動起來了,居住很分散,但是在工廠、商店里上班,還住在原來的地方,后邊一片竹林,前邊池塘,住在那兒多好,空氣好,環境又好,為什么住到城市來?實際上已經實現了就地產業化。湖南的昆山、潞江、江陰,都形成了半小時生活圈。80年代的時候,哪個農民在城里有一套房子,羨慕,這個人有本事,現在倒過來了,誰在農村有一套房子,大家都很羨慕,現在大學生考上大學以后,不愿意轉戶口,考到北京、上海,戶口也不轉,還留在家里,現在蘇南已經形成這個模式,中西部要向他們學習,要改變交通、通訊、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城鄉一體化,使農村變得更適宜人居住,形成半小時生活圈。

  這四條經驗你們做到了,這些縣在未來十年面貌一定能夠發生大的變化,為中國走出中等收入這個區間,跨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作出重大貢獻。

  謝謝!【原標題:鄭新立:通過土地經營權轉讓搞現代化大農業】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浪財經 2013年01月2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