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9月份就要開學,徐云玲這兩天心急如焚,因為別人捐建的新校舍的圍墻還沒蓋好。
她也顧不得疼痛,頂著大太陽,在一片磚塊中跑來跑去。
故事
她的故事是《鳳凰琴》再現
早在2006年6月,《二十年執著相守 泌陽女教師獨彈〈鳳凰琴〉》關注過這位深藏山區的女教師。
命運似乎總在考驗這位淳樸而有韌勁的妻子、媽媽和老師。
先是丈夫得了腎炎,家庭舉步維艱;2005年,兒子孫振宇又因電源插座突然爆炸,右手拇指、食指、中指被炸掉;僅隔5天,正在上學的女兒孫亞男經醫院確診患有甲狀腺囊腫,必須住院做手術……
她也曾有過出逃的念頭,去北京打工,但是看著即將開學仍四處打轉的孩子,徐云玲哭了。
2009年,命運的陰霾終于逐漸散去。
那一年,她這個“代課”老師“轉正”了,月工資由原先的一二百元增至1200元。
2007年,她被全國網民評為“感動中國十大小人物”;2011年榮登“中國好人榜”。
“不管別人理解不理解,該做的就要去做”
20多年來,她經歷了家人重病、受傷,沒錢生活,更沒錢建校舍 徐云玲兩次想過“出逃”,可眼見孩子們要無學可上,她心軟了
媒體來了,捐助多了,她反而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徐老師發大財了!”“聽說有人給她捐了16萬!”
河南商報記者 李雅靜/文 鄧萬里/圖
徐云玲難道是鐵人?變故和重負下,就沒有想過逃離?
其實,20多年來她曾兩次動過“出逃”的念頭,但良心和責任,使她不允許孩子無學可上、丈夫無人照顧。
她堅守著,并等到了自己的春天。
如今捐資16萬元的新校舍建成在即。徐云玲說,只要能干,就會一直在這里教下去。
代課緣由
因為一個輟學的小女孩,她主動請纓代課
許多人讀了徐云玲的故事,贊嘆的同時也會心生疑竇:既然馬谷田鎮孫莊村馬莊教學點急需老師,為什么不派個公辦的過去?
這要從馬莊的地理環境開始說起。馬莊共有200多口人,散住在打碾石、母雞灣、米湯溝等8個山溝里,山高林密,方圓5公里以內沒有學校。
為了讓娃們讀上書,鎮里于1983年在馬莊設立了教學點。但因為這里條件艱苦,復式教學又太費力,公辦教師曾陸續來過幾個,最后都“逃之夭夭”。
真正讓馬莊媳婦徐云玲下定決心代課的是一個輟學在家的小姑娘。“當時,一個12歲的小女孩,天天在村里溜達。我就問她‘為啥不去上學’,她說‘村小學太遠了,不想去上’。當時孩子們去村小學,得過5道河。”
眼見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高中畢業的徐云玲坐不住了。1986年,她主動請纓代課。
令人驚訝的是,“代課老師”的身份,并沒有影響馬莊教學點的教學質量。馬谷田鎮中心學校負責人說,每學期全鎮各小學考試評比中,馬莊教學點各年級成績都居全鎮前三名。
徐云玲也曾掰著指頭算過,這些年她教過的學生,共有11人考上了大學。“有個學生叫王蕊,前兩天剛見過,正復習考研究生呢。”
退縮與出逃
家庭頻遭變故,她也想過退縮
徐云玲的家庭是多災多難的。
1987年,丈夫孫榮合得了腎炎,不能干重活。“當時躺在床上,虛弱得很,跟他說十句話,對不上一句。”
“1989年,我曾經想過要永遠離開他。家里既有病人,又要照顧老人孩子,還得教學生,真的受不了了,我想逃離這個環境。”因為“心軟”,出逃,徐云玲只是動了動念頭。
此后,她用羸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她利用課余時間學會了犁地耙地、播種打場等男人們干的活,且樣樣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