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媒體采用匿名的方式,引述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一位負責人的話,認為“雙匯萬人道歉大會”是公關公司策劃。這個指責,成為雙匯“瘦肉精”事件中媒體和民意徹底走向雙匯對立面的標志性事件。
“雙匯萬人道歉大會”結束后,一位媒體記者接到北京總部的電話,大意是總部批評該記者替雙匯說話。記者很是委屈,“我如實記錄雙匯不會調整‘十二五’發展規劃,雙匯引入第三方獨立質量監管,怎么就是替雙匯說話了?”讓這位記者郁悶的是,總部非要對雙匯提出批評性的評論,以示公允和公正。就連我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北京媒體同仁還在抱怨,“網絡上已經沒有理性可言了,誰要說雙匯一句公正話,就會被罵死。”
無論如何,這都使萬隆的坦誠與坦率陷入了尷尬,也讓他的三次道歉功虧一簣,更讓雙匯難以辯解。“現在雙匯什么也不能說,什么也不能做。稍微有個動靜,就會引發更多不滿。”雙匯集團市場營銷部主任如此無奈。一位雙匯高管在談及瘦肉精對公司聲譽影響時,更是潸然淚下。他說,我深信雙匯,不吃雙匯還能吃什么?
這也是萬隆的困頓和無奈。【原標題:“中國第一屠夫長”萬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