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文化遺產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瀏覽新鄉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洛寨雜技

2022/8/12 21:43:47 點擊數: 【字體:

 
洛寨雜技

1972年春,新鄉地區雜技馬術團(原封丘雜技團)原團長金守福的夫人劉月玲在湖北襄樊演出時的老照片。
 
雜技,也叫“百戲”、“角抵戲”。洛寨雜技源于清朝光緒年間,是封丘縣洛寨村人世代相承的,一種將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武術技巧專門進行提煉,展示跑、跳、投、身體技巧、平衡動作等各種體能和技巧的傳統表演藝術。該項目在以洛寨村中心分布在該縣陳橋、李莊、司莊、魯崗等沿黃一帶鄉鎮。

《封丘縣志》載:清末時期,封丘縣雜技表演藝人,主要集中在洛寨村,以賣藝謀生。當時老藝人金廣才、金德等人,以跑馬上刀山為主,輔之以氣功,刀槍魔術等。爾后金守福,繼承前輩技藝,以簡陋的道具,跑江湖,賣藝糊口。新中國建立后,中共封丘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非常重視雜技馬戲的發展,吸收部分青少年,成立洛寨雜技科班,培養出一批新秀。1955年轉為封丘縣五區(荊隆宮)雜技團。1957年3月為封丘縣雜技團。1968年與縣豫劇團合并。1972年12月,封丘縣雜技馬戲團恢復,旋即調往新鄉地區,成為新鄉地區文藝團體。

為繼承和發展封丘縣的雜技馬戲事業。1980年初,以洛寨村業余雜技演員為基礎,再次組建雜技馬戲團。1982年1月10日改為封丘縣雜技馬戲團(其性質為大集體),不但表演新穎,技術過硬,還能表演難度較大的環球飛車。

據了解,1943年秋末,金守福、楊進財拜“一撮纓”朱格才為師,并由金守福、楊進財、金廣才、金德、金方等人組班,賣藝謀生。1947年2月曾到大別山慰問劉鄧大軍。朱格才的《頭對頭》、《駝石磙》、《蹬大缸》、《扛竹竿》在河南首屈一指,其妻子朱順青《就地拾金錢》很是叫絕。金守福收金廣祥、楊明福、金廣本為徒。金廣祥又招收金耀軍、趙秀英、吳俊菊、徐記蘭為徒。金太明不但保留了師父金廣本傳下來的技藝,還創新了《鋼絲頭頂倒立》、《鋼絲上負重行走》、《軟鋼絲后翻》等高難動作,并在村中同金耀軍創辦封丘縣雜技藝術學校。

過去該項目的表演以跑馬上刀山為主,輔之以氣功,刀槍魔術等為主,傳統節目有《頭對頭》、《駝石磙》、《蹬大缸》、《扛竹竿》、《就地拾金錢》、《疊羅漢》等。隨著時代的發展,還增加了表演難度較大的《環球飛車》、《走鋼絲》、《空中飛人》、《雙人技巧》、《晃梯》、《鋼絲頭頂倒立》等節目。同時,通過融入舞蹈、音樂、燈光等現代元素,使雜技表演變成了一門觀賞性、娛樂性更強的綜合表演藝術。

《洛寨雜技》特別重視演員的腰腿頂功訓練,所選用的演出道具多為碗、盤、壇、叉、竿、桌、椅等生活工具和勞動工具,且該項目作為過去藝人們謀生的手段,對演出場地從不挑揀。具有腰腿頂功訓練的獨特性、道具選取的生活性、演出場地選擇的適應性、師承關系的嚴密性等特征。

目前,洛寨村的雜技演員有200余人,是封丘縣有名的出國人數最多的“國際村”,至今仍活躍于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地。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雜技因不受語言、地域的限制,又有著鮮明的藝術特色,為對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講好中國故事的今天,通過弘揚該項目,將新鄉的地域文化介紹給全世界,不僅是文化自信的體現,也是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注入一抹亮麗的色彩。

2012年12月21日,《洛寨雜技》被新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新鄉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責任編輯:admin文章來源:新鄉市文化廣電和外事旅游局
0
下一條:輝縣剪紙上一條:岳家拳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