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原名陳佑華,1930年生,河南潢川人,中國電影劇作家,詩人,作家,屬于生于憂患的一代。1942年春,與孿兄葉楠(陳佐華)一同考入潢川中學(今潢川高中)初中部,課外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從中學時期,就開始學寫詩歌、散文、小說。15歲時便發表了第一篇詩作,第一次以白樺為筆名。1947年參軍,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二野、昆明軍區、西南軍區及總政治部從事宣傳、文化、教育和文學創作。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8年被劃為右派,開除黨籍、軍籍,在上海八一電影機械廠當鉗工,擱筆多年,致使全部青春付諸東流。1961~1964年在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任編輯。“文革”后中斷多年的創作得以繼續,曾因寫作劇本《苦戀》,表達一代人對現實政治的懷疑而受到批判。1964年調武漢軍區創作組,但作品多有爭議。1979年平反,恢復黨籍,在武漢軍區文化部工作。1985年轉業到上海作協做專業作家,任副主席。1988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寫作計劃,并在美國哈佛、哥倫比亞、明尼蘇達等二十余所大學做巡回演講。1986年以后應邀出訪過美、法、德、日、澳等十幾個國家。在創作上,幾乎嘗試過所有的文學形式:詩歌、小說、電影、戲劇、散文等,均有結集出版。其代表性電影劇作有《山間鈴響馬幫來》、《曙光》、《今夜星光燦爛》、《孔雀公主》及《最后的貴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