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駐馬店

房——出自河南遂平的姓

2015/8/20 15:27:48 點擊數: 【字體:


    房fáng——出自河南遂平的姓
房——出自河南遂平的姓

    被《史記》列為五帝之一的堯,是父系氏族社會后期部落聯盟領袖,姓伊祁,亦簡稱祁姓,名放勛,史稱唐堯,他死后,由舜繼位。舜封堯的兒子丹朱于房,建立房國。丹朱的兒子陵,以國為氏,就是房氏。此即《新唐書·宰相世系》所云:“房氏出自祁姓,舜封堯子丹朱于房,朱生陵,以國為氏。”那么,房氏的發源地房國在何處呢?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說:“今蔡州遂平故吳房縣是也,以楚后封吳王夫概于此,故謂之吳房。”原來,房國即今河南遂平縣。周代的房國,是一個子爵小國,春秋時更為微弱,約于公元前529年被楚靈王所滅,遷入楚國境內(今湖南、湖北一帶)。公元前505年九月,吳王闔閭之弟夫概乘闔閭在楚之機,潛回吳都姑蘇,自立為王,后被闔閭打敗,逃到楚國,被封于房國故地,稱為棠溪氏。西漢于此置吳房縣,后曾廢而復置,于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改名遂平縣。

    房氏還有一支系少數民族改姓。據《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族原有復姓屋引氏,北魏孝文帝494年遷都洛陽時隨遷,496年定族姓時被改為房氏。

    房陵的35世孫房鐘,西周昭王時食采于靈壽(今屬河北),生沈。房沈的12世孫房雅,西漢時任常山太守,徙居清河繹幕(今山東平原縣西北),此后在清河郡(西漢時治所在今河北清河縣,東漢改為國,治今山東臨清縣東北)形成望族。房雅的11世孫房植,為甘陵(今山東臨清縣東北)人,任東漢司空,其8代孫房諶,于東晉十六國時隨南燕獻武帝慕容德南遷,因居濟南(今山東章丘西北)。房諶有四子:裕、坦、邃、熙,號稱“四祖”。房裕之孫房法壽,為北魏冀州刺史,以功賜爵壯武侯,其孫房翼,官至鎮遠將軍,襲封壯武伯。清河房氏和濟南房氏,長期以來主要是在今山東省境內繁衍發展,直到明、清時期,仍很興盛。

    房氏還有重要的一支,是河南(今河南洛陽)房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晉初有房乾,本出清河,使北虜,留而不遣,虜俗謂‘房’為‘屋引’,因改為屋引氏。乾子孫隨(北)魏南遷,復為房氏,而河南猶有屋引氏,唐云麾將軍、弘江府統軍、渭源縣公豐生,即其后也。”按此說,496年由屋引氏在河南洛陽改成的房氏有兩支:一是清河人房乾,于晉初出使代國(北魏前身),留居未回,按鮮卑族習俗改為屋引氏,北魏遷都洛陽后,又恢復為房氏;一為鮮卑族原有屋引氏所改。

    姓氏書列房氏郡望為清河、濟南、河南,就是說房氏在魏晉至隋唐時期,是這三郡的世家大族,人丁興旺,英才輩出,為當地所仰望。

    由于戰亂、官職調遷等原因,房氏徙居地不斷增加,至宋代以前,還分布于今河北、山西、陜西、四川、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的一些地方,其中遷入湘、桂、粵等省的房氏,有的融入瑤族。還有改為李姓者,即五代后唐有瑕丘(今山東兗州)人房知溫,被后唐莊宗李存勖賜姓名為李紹英,并被封為東平王。北宋初編寫的《百家姓》,把房氏排在第170位。清代以后,房氏有部分人去海外求發展,現僑居于新加坡等國家。

    房氏名人,除以上述及者外,隋代有經學家房暉遠,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治三禮、春秋三傳、詩、書、周易,被稱為“五經庫”,遠近從其學者數以千計。唐代,房氏出了三位宰相:房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市)人,隋末舉進士,后歸李世民,協助李世民籌謀統一,取得帝位,貞觀元年(627年)為中書令,后任尚書左仆射,監修國史,他長期執政,與杜如晦、魏征等同為唐太宗的重要助手,他多謀,杜善斷,故舊史有“房謀杜斷”之稱;房融,洛陽人,武則天時任宰相。其子房琯,曾在唐玄宗、唐肅宗兩朝任宰相。唐代還有文學家房千里,亦為洛陽人,太和進士,官國子博士,終高州刺史,著有《南方異物志》、《投荒雜錄》及傳奇小說《楊娼傳》等。五代時前蜀有畫家房從真,成都(今屬四川)人,為翰林待詔,畫甲馬人物神鬼,冠絕當時。元代有詩人房皞,臨汾(今屬山西)人,自號白云子,有詩集。明代有汝陽(今河南汝南)人房安,洪武中由太學生累官工部侍郎,出為山東右參政,改四川,又改交趾,所至皆有能聲。

    房姓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華姓氏中居于第199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4%,分布較廣,以山東、山西、陜西、江蘇居多,這4省房姓約占全國漢族房姓人口的63%。房姓不僅是漢族常見姓,而且也是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除了上面已敘述者外,滿、瑤、蒙古等民族也都有房姓。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