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粱溪漫錄》記載,尤姓是從沈姓分支出來的。五代時,王審知在福建號稱閩王,閩人避諱音,把沈字的水旁去掉,改為尤姓。如此說來,尤姓自然源自于沈姓,其來源當然也跟沈姓一樣,是黃帝的后裔。另據《元和姓纂》記載,沈姓源自周文王的第十子晡季,所以尤姓的最早發源地應是2000多年前的沈國(今河南省汝南縣東,以及安徽省阜陽縣西北一帶地方)。尤姓的始祖當然也是沈姓始祖晡季了。
現今,尤姓在全國分布較廣,福建尤多此姓,約占全國漢族尤姓人口的28%,河北、江蘇、河南、北京等省市亦多此姓,上述五省市尤姓約占全國漢族尤姓人口的76%。
尤姓出現較晚,距今約有一千一百年的歷史。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記載,明清兩代尤姓進士共有十四名,其中以福建和江蘇為多。福建五名,其中晉江三名,羅源、長樂各一名。江蘇六名,其中無錫兩名,蘇州四名。另四川內江、順天府大興、浙江桐鄉各有一名。
尤姓起源:
1、出自沈姓,五代時沈氏為避諱而改。據《梁溪漫錄》載:五代時有王審知者,在福建閩國,稱閩王。下詔避諱審字及與其同音的字。閩地“沈”與“審”同音,屬于諱字,沈姓遂率詔去三點水旁,演化為尤字。故有“尤姓出自沈姓”之說。王審知是唐代光州固始(今屬河南省)人。唐朝末年,他跟隨哥哥王潮起兵,攻入福建。王潮死后,王審知繼任威武軍節度使,占據了今福建一帶。公元909年,他被封為閩王。當時,福建姓沈的人們因避諱“審”音,改沈姓為尤。
2、出自仇姓所改,尤、仇古音相同,且皆為怨義。
3、自他族改姓而來:
(1)清滿洲人姓氏中有尤氏,世居遼陽、沽河等地。
(2)赫哲族尤可勒氏,漢姓簡稱為尤氏。
(3)今滿、臺灣土著、佤、苗、蒙古、羌等民族均有尤姓。
尤姓可考查的起源較晚。據《后漢書·卷七十七》和《傅山全書·六卷》等所載,東漢時有尤來,漢人外孫、鄯善王尤還,龜茲王尤利多,三國吳有鄱陽(今江西省波陽)賊帥尤突。這些均是五代前見諸史冊的人物,但其后并無世系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