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一行(683-727),俗名張遂,法號敬賢,號大慧禪師,也稱為沙門一行,魏州昌樂(今河南省南樂縣,一說河北省巨鹿縣)人,唐代天文學家、佛學家、翻譯家,真言宗將其列為傳持八祖之一,佛教密宗之祖。他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線緯度一度之長,編制了《大衍歷》。僧一行少聰敏,博覽經史。尤精于天文、歷象、陰陽五行之學。一行主張在實測的基礎上修訂歷法,在經過數年的天文觀測及準備工作后,于開元十三年(開始編歷。他用兩年時間寫成歷法草稿,并定名為《大衍歷》。開元十七年,《大衍歷》頒布實行,并一直沿用達八百年之久。經過驗證《大衍歷》比當時已有的其他歷法,如祖沖之的《大明歷》、劉焯的《皇極歷》、李淳風的《麟德歷》等要精密、準確得多。《大衍歷》作為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歷法,相繼傳入日本、印度,在這兩國也沿用近百年,極大地影響了這兩個國家的歷法。
僧一行一生著述頗豐,《宋史·藝文志》中載僧一行著《開元大衍歷議》十三卷,《歷議》十卷,《歷成》十二卷,《歷書》二十四卷,《七政長歷》三卷,凡五部五十卷,未及奏上而卒。”。佛學方面撰述有《大日經疏》二十卷,及加校訂的《大日經義釋》十四卷、《攝調伏藏》十卷,《釋氏系譜》一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