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治病的故事
2013/7/31 15:06:1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七里鋪附近有個曹員外,家底殷實,半百無子,娶了四房妻妾也無濟于事。無奈,抱養了一個兒子,卻面黃肌瘦常年有病,遠近名醫已經找遍,病情仍不見好轉。聽說要過朝廷,就有人勸他去求太醫治病。曹員外給把門的說明來意,送上銀子,又托門官賄賂了太醫,傳出話來:“等會兒可以看看。”
消息一傳開,附近給這孩子看過病的醫生都議論開了:“太醫就那么高明?咱都去瞧瞧,看他是咋看哩,到底跟咱診斷的一樣不一樣?”不多時,太醫的窗前、門外,站滿了許多人。
“求醫者入內!”太醫傳出話來。曹員外抱著孩子進到屋內,連連給太醫叩頭說:“求求太醫大慈大悲的活菩薩,救救我的孩子吧!他已經兩歲多了,提起一條兒,放下一堆兒,不會說話,不會走路,面黃肌瘦,皮包骨頭。遠近的醫生都找遍了,還是治不好,特來拜請太醫救命!”
太醫仔細察看了孩子的指紋、指甲、眼睛、舌胎、耳朵,又按摩了孩子的腹部和脊背,再看看孩子的毛發和臉色,對曹員外說:“這孩子得的是積滯。”
這時候,窗外的醫生悄悄議論開了:“他看的是積滯,咱看的也是積滯呀!也不比咱高明多少。”
太醫接著問道:“你知道這孩子得的是啥積滯嗎?”曹員外回答:“不知道。”
太醫繼續問道:“這孩子不是你的親生吧?”
曹員外支支吾吾答不上來。曹員外家雖有錢,但最怕別人知道孩子是抱養的。太醫突然問起這個問題,他沉思半響答不出話來。
太醫一看曹員外這種表性,說道:“有病不背醫嘛!”曹員外思忖一番,才吞吞吐吐地說:“不,不是我的親生。”
太醫又問:“這孩子沒了親娘了吧?”曹員外點了點頭。
太醫說道:“這孩子是吃了死人的奶得下的積滯。積滯的種類很多,看不透這一點,就很難治好。”窗外的醫生聽到這里,個個目瞪口呆。
太醫繼續說道:“這孩子是在他母親斷氣的時候,爬在他娘懷里吸了奶,得下的積滯。”窗外的醫生聽到此處,個個佩服的五體投地,大聲議論起來:“太醫就是太醫,實在高明。”
太醫開了一個處方,曹員外的孩子吃了七付,積滯果然好了。一時傳為佳話。
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在鞏縣停留了一天多的時間,對鞏縣的接駕十分滿意。據說,鞏縣是沿途接駕最好的縣份。二十六日巳時,慈禧和光緒一行自鞏縣啟鑾東行,經汜水,過滎陽,走鄭州,穿中牟,于十月初二日抵達開封。在開封停留一個多月,于十一月初四日自開封行宮啟鑾,北渡黃河,返回北京。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