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審腳盆的故事
2013/7/31 15:10:2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鞏縣南山有個北莊。北宋那個時候,除了自種自吃,就是完糧納賦,以物易物。要不,還咋叫封建呢?村人與世無爭,日子倒也清靜。
莊里有一老漢,家境一般,六十有三,身子骨倒也硬朗,就是身上沒了火力,夜間小解太勤。不慎弄爛了腳盆(尿盆),寒冬臘月起來太受煎熬。
這一天,有個游鄉賣瓦盆的來在門前,老漢慌忙出來挑揀。只見這一擔瓦盆大都歪歪撇撇。但都是燒過了火,特結實。要價也很便宜——一個瓦盆只要一斤蜀黍。老漢心想,這又不是往里頭栽花,白天仍在茅房里,夜間藏在床底下,誰看?歪也好,撇也罷,只要結實——盛尿水有啥講究?就掂一只回了家。
到了夜間,老漢睡前照例要騰騰肚子,免得夜里起來受冷。哪承想剛解開褲子,那瓦盆就說話了。老漢吃了一驚,竟忘了尿尿。只聽那腳盆說:“老人家,行行好,求您別往里頭尿。”
老漢說:“不管你是誰,該去哪就去哪,甭在俺家里攪合。”
腳盆說:“俺是冤死的,您若讓我沾上污穢之物,就一輩子再沒有伸冤出頭的時候了。”
老漢一聽說是冤死鬼,不由動了惻隱之心。又問:“你不過是一小小瓦盆,咋樣才能伸冤?”
腳盆說:“包大人日斷陽,夜斷陰,只有他才能為俺洗清冤情。”
老漢嘆了一口氣,說:“包大人在開封府,遠行百里,你個瓦盆咋能去得了?”腳盆哭著說:“這就是俺求您第二件:今兒您把我買回來,也算咱倆有緣。求您老人家好事做到底,帶俺去見包大人。若能幫俺洗清冤情,下輩子定然重報!”老漢心想,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雖不是救命,也算積一點兒陰功。于是就應承下來。
第二天一早,老漢帶上腳盆和干糧,果然去了汴梁城。
到了汴梁,老漢吃了碗泡饃,就直奔府衙擊鼓喊冤。
鼓聲一響,老漢就被人帶上大堂。包大人問:“老漢有何冤枉?可有狀紙?”老漢說:“小老兒是替人呼冤,沒有狀紙,自有瓦盆說話。”
包大人嘿嘿一笑,說:“堂前莫打誑語。一個瓦盆怎能說話?”
老漢說:“人人都知大人日能斷陽,夜可斷陰。審啞巴、審旋風,辦過多少無頭之案?前幾天我買回來一個腳盆,夜間他說他是一個冤死鬼,讓我帶他請大人洗冤。”說著就打開包裹,取出瓦盆,說:“大人只管問來,他自會訴冤。”
包大人問道:“這一瓦盆,有何冤枉,只管講來。”
瓦盆卻默默無語。老漢慌了,忙說:“你咋不吭聲哩?大堂上坐得正是包大人,快說話呀!”
包大人又問:“瓦盆,有何冤枉,你且講來。”
瓦盆仍是寂靜無聲。老漢急得一頭冷汗,帶著哭腔說:“瓦盆呀,你可莫坑我!在家說得好好的,我遠行百里帶你來在開封大堂,只要你能開口訴冤,大人定能為你做主,冤屈自然能報。有啥冤情,快對大人說!”
瓦盆依然無聲無息。包大人驚堂木一拍:“嘟,好你個瘋癲老漢,竟敢大堂裝神弄鬼!說什麼替人喊冤,分明是褻瀆大堂!念你上了年紀,免去杖罰——”對著護衛喊:“轟下堂去!”
老漢又羞又惱,用過晚飯,就住店歇息。心說,任憑你說得再好聽,今夜非尿你不中。解開褲子,就要撒尿。這時候,瓦盆又會說話了:“老人家,您可千萬不敢往里尿!您這一尿,俺這冤枉再也沒指望了!”
老漢氣得直咬牙,說:“大堂之上,為啥不言不語?”
瓦盆說:“老人家有所不知,包大人堂前護衛威武千丈,王朝馬漢更是鬼怕神驚,俺這屈死小鬼哪敢出聲?”
老漢惶惑不解:“既然懼怕,為啥還要一心見官?那,那還告啥狀?”
瓦盆求告說:“煩您明日再帶俺去一回……”
老漢氣哼哼地說:“你是見我挨不了板子,就心里不悅不是?——我不去!”
瓦盆說:“求您好事做到底。明日再去,只要讓大人屏退左右,只剩你我三個,就敢說話訴冤。”
老漢心想,有道是:好人做到底,送佛到西天。頭都磕了,還在乎一個揖?保不準明日他還真的能說話。嘆了一口氣,說:“也罷,那就再去一趟。”
第二天,包大人一見,說道:“你這老漢,昨日沒有杖罰與你,今日為何又來攪纏?”
老漢慌忙叩頭:“稟大人,這瓦盆著實冤情重大,我若不來,實在于心不忍。”
包大人說:“瓦盆既有冤情,昨日大堂為何不言不語?”
老漢把隱情一一告稟,大人命左右退下,瓦盆果然說話了:“大人容稟:小人乃安徽安慶人氏,前往北方做獸皮生意。來在徐州地面,沒趕上店站,住在蘇斯瓦盆坊內。那蘇斯見財起意,夜間將俺害死,擄去身上銀兩。為毀滅蹤跡,將俺尸體投入瓦盆窯中。因俺冤魂不散,體壯火旺,把一窯瓦盆燒得歪歪撇撇。正巧讓老伯把俺買去,才得以敘說冤情。憐念家中上有七旬老母,翹首盼望兒歸;下有十歲孩童,等著小人撫養;賢妻羸弱,獨立難支,實為凄慘。萬望大人替小人伸冤!”
包大人聽得熱淚盈眶,咬碎鋼牙,當即命人前往徐州緝拿蘇斯。
蘇斯心懷鬼胎,看著堂前瓦盆,只覺大堂之上虎威瘆人,明知包大人斷案如神,不由渾身哆嗦。包大人驚堂木一拍,蘇斯早嚇得魂飛天外,由不得一一招認。
瓦盆之案得以昭雪,老漢被譽為“萬民之表” 。
后來,老漢得一賢孫,知書達理,官拜禮部尚書。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