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鱉精和漁翁劉的故事
2013/8/16 16:04:4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楊橋潭的西沿上邊兒,有一座爛茅庵。里面住著一戶姓劉的人家,主人劉機,妻子夢春,還有四個孩子。劉老漢一家地無一壟,整年累月全靠給村上一個叫赫心財的老財主種地為生。他們一家整年不分晝夜地拼命干活,但仍是糠不飽肚,衣不遮體。夫妻二人腰累彎了,腿累痛了,淚哭干了,可又有誰來可憐他們呢?
一個嚴寒的冬夜,北風呼嘯,大雪紛落。劉老漢用僅有的兩條爛麻袋蓋在四個孩子身上,他和妻子頭頂著頭蜷縮在孩子們身旁。劉老漢默默祈禱著上天:“老天!可憐可憐俺四個苦命的孩子吧!”正在迷迷糊糊之中,忽然破茅庵的門被推開了,一股冷風裹著雪花刮進了庵里。奇怪的是劉老漢并不覺得冷,反而覺得整個茅庵像初夏一樣暖和。這時一位白胡子老人笑咪咪地站在門前,手里提著個紫紅色的盒子。老人和藹地說:“不要害怕,我是來搭救你一家的。”劉老漢夫妻像做夢一樣,用顫抖的聲音問:“您是誰呀?”白胡子老人說:“不瞞您說,我是潭里的老黿(老鱉),在東海修煉千年,聽說楊橋潭風景宜人,十年前遷到了這里。我憐憫善良的窮人,痛恨狼心狗肝的財主。我見你一家可憐,就給你們帶來了些好吃的,叫醒孩子一塊兒吃吧!”說著走進茅屋,打開紅盒子,從里邊取出很多香噴噴的雞、鴨、魚肉,還有冒著熱氣的饅頭、一壺清香撲鼻的美酒。白胡子老人跟劉老漢一家邊吃邊談,很是投機,直到五更雞叫,白胡子老頭起身要走,并告訴劉老漢:“今后你就喊我老黿兄吧!”劉老漢一家含著感謝的淚水戀戀不舍地望著老黿。老黿和藹地說:“我該走了,明晚再來。”
打那以后,每天夜里老鱉精都按時去找劉老漢,每次來都是天黑來,雞叫走,風雨無阻。后來,老鱉精送給劉老漢兩件寶貝:魚網和舢板,還教會他捕魚、織網和識水性的絕技。
光陰似箭,轉眼十多年過去了。一個月白風清的夜晚,老鱉精多喝了幾杯酒,醉倒在楊橋潭邊,這時候公雞叫過,東方發白,他現出了原形。恰巧附近村里有個叫楞秋的小伙子,背著抓鉤來潭邊撈蘆根。他看見一個像大笸籮一樣的老鱉臥在地上一動不動。他舉起抓鉤,照準老鱉,用盡全力猛地劚了下去!立時鮮血外涌,老鱉精猛然疼醒,慌忙帶著抓鉤鉆進了潭底。
從此以后,老鱉精再也沒出過潭。幾百年來,老鱉精送的魚網、舢舨兩件寶貝和捕魚、織網、識水絕技由劉家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同時,在楊橋附近也傳下了不許說“背抓鉤”的忌諱風俗。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