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崗文化的年代
2014/1/10 15:22:3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裴李崗文化的年代,諸遺址有不同的記述。新鄭裴李崗遺址的年代,1992年,李友謀、薛文燦《裴李崗文化》記述為,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碳14測定,第一次標本測定為距今7885±480年(公元前5935±480年);第二次發掘采集木炭測定兩個數據,即距今7145±300年(公元前5195±300)、距今9300±1000年(公元前7350±1000年);第三、四次發掘采集木炭測定三個數據,即距今7455±200年(公元前5459±200年)、距今7185±200年(公元前5235±200年)、距今6435±200年(公元前4485±200年)。以上六個數據,最高為9300年,最低為6435年,相差2800年。李友謀等認為9300年代偏早,6435年代偏晚,裴李崗遺址的延續年代當距今7885±480年至7145±300年之間。1993年,薛文燦《新鄭縣文物志》記述三個數據,即距今7145±300年、7885±480年、9300±1000年,分析認為“裴李崗遺址距今約8000年”。1993年許順湛《許順湛考古論集•論前仰韶文化》也得出三個數據,與前略有不同:一個是樹輪校正年代距今7879年、距今7935±480年、距今9350±1000年,綜合分析為距今約8000年左右。而曹桂岑于2003年在《五帝時代都城考》中則記述裴李崗文化年代距今9000~7000年。從裴李崗諸遺址墓葬情況看,裴李崗文化時期早期正處于母系氏族社會旺盛時期,晚期處于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變時期,并且父系氏族已占導地位。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決不可能在“8000年左右”期間完成。因此,裴李崗文化年代在距今9000年至7000年似較確切些,新鄭裴李崗遺址年代似應跨越2000年左右。李友謀、薛文燦《裴李崗文化》記述密縣莪溝遺址兩個數據,即距今7240±80年、距今7256±180年,綜合約在距今7200年。長葛石固遺址有三個數據,即距今7450±90年、7295±85年、7019±85年,最早距今7400年。舞陽賈湖遺址有四個數據,即距今分別為7920±150、7581±125、7135±150年、7017±131年,最早年代距今約7900年。綜合以上諸遺址年代,裴李崗遺址年代,在裴李崗文化中早于密縣莪溝遺址年代2000年,早于石固遺址年代1900年,早于賈湖遺址年代1000多年。而與同時期新石器早期的山東后李文化相比早1000年,比河北武安縣的磁山文化年代距今7355±100年早近2000年,比陜西的老官臺文化距今7100±1000年早1000多年。裴李崗遺址的文化年代與同時期其它遺址的文化年代相比,不但早而且延續時間較為長久,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最早的一處文化遺址。【原標題:裴李崗文化的年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鄭市檔案信息網 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