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鄭州

“韓王陵沉積戰國煙塵”系列之五 韓非《存韓》未能存韓(3)

2014/1/13 17:13:00 點擊數: 【字體:

  嬴政不是傻瓜,韓非此論看似句句為秦,但其為韓之心怎么都難以遮掩。韓非當然也是聰明人,他知道秦王看完這篇文章,會以什么樣的眼光打量他。何況,在他和秦王之間,還橫亙著李斯、姚賈等人。

  但他可能沒有想到,出手置他于死地的,是他昔日的同窗好友李斯。

  李斯害死老同學?

  《存韓》是一篇結構奇特的文章。標題是《存韓》,但只有前面一部分是關于存韓的,全文由兩段簡略的敘事連綴三篇文章:韓非上秦王書、李斯上秦王書、李斯上韓王書。

  其中李斯上秦王書,是對韓非“存韓”之議的反駁,開篇即道“臣斯甚以為不然”,他認為韓國臣服秦國不假,但不為別的,只因為秦國強大。如果專攻趙、齊,則韓國將發展為腹心之患。況且韓國與楚國有合縱的謀略,諸侯呼應他們,秦國必定再次面對諸侯聯合兵臨崤山的局面。

  李斯在陳述己見之余,還不忘墊了一磚:韓非來到秦國,未必不因為有存韓的能力,得到韓國的倚重。

  這句話正中要害,多疑的秦王怎么會對韓非再生信任?

  老同學怎么成了死對頭?一般認為,韓非來秦之時,已是先聲奪人,李斯又自以為才干不及韓非,擔心如果秦王嬴政信任并重用他,必然影響自己的地位,因此心生妒忌,欲排擠掉韓非。這并非不可能,同學之間的嫉妒心,可能超過一般人,當年龐涓排擠師弟孫臏就是一例。關于李斯排擠老同學的記載也明見于史冊。

  《史記》中記載,李斯會同姚賈,在嬴政面前詆毀道:韓非,韓之諸公子也。現在大王欲兼并諸侯,韓非最終為韓不為秦,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不用韓非,留他一段時間放他回韓國,那是自留后患,不如找個借口殺了他。

  于是,“秦王以為然”,下令將韓非投入監獄,這就是所謂的“韓非囚秦”。沒多久,李斯擔心秦王后悔,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韓非想向秦王陳說,卻得不到機會,無奈自殺身亡。后來秦王果然十分后悔,派人前去赦免他,韓非卻早已死去。

  從這個記載看,是李斯一手將老同學迫害致死。

  但也有人認為,韓非在秦國死于非命,另有原因,與李斯關系并不是很大。真正想讓韓非死的,是秦王本人。嬴政為人獨斷專行,極有主見,絕對不是李斯所能左右的。盡管最初嬴政對韓非極其仰慕,但當看到《存韓》一文,當他知道韓非終不能為己所用時,殺人之心頓起,這符合嬴政的為人。在志在掃蕩六和、一統天下的秦王嬴政看來,“存韓”是絕不可能的事,所以李斯對《存韓》的反駁,也是順勢而為,只不過是從老同學身上賺的信任而已。

  而韓非上《存韓》篇,當時也是知不可為而為之。現在流傳的《存韓》版本,不知系何人所編。有人說,“如此奇特的結構,如果說真有什么深意的話,我們也許可以視《存韓》為存韓非之心。韓非的赴死之心,就深埋在《存韓》一文當中”。

  “歷代帝王皆隱其人,而用其言,人雖逝,而神永存。”這話確實有道理,韓非雖死,但他極富哲理的政治學說,“法”、“術”、“勢”相結合的治國理論卻發揮著深遠的影響,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高度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奠定了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秦國蕩平天下之后,所制定和實施的很多政治措施,都是韓非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此后兩千年,韓非對中國政治都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

  韓非《存韓》并沒有存韓。他死后3年,秦國派兵攻下韓國都城新鄭,俘虜韓王安。在這座大城立都145年的韓國,至此滅亡。

  此后,一位韓國相國的兒子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并致力于報復強秦、恢復韓國的事業。雖然他最終沒能成功,卻也讓韓國有了最后一抹亮色。他的名字,叫做張良。

  張良為韓國之絕唱

  張良的祖輩和父輩,兩代人先后出任五代韓王的相國。新鄭城被秦兵攻破之時,張良家死亡慘重,他弟弟也死于國難,但他連弟弟都顧不上安葬,把家財全部賣掉,尋找能刺殺秦王的勇士,矢志為韓報仇,以報答韓王對自己家族的知遇之恩。

  在淮陽一帶,張良終于找到了一位愿意為他效命的大力士,此人能投擲120斤重的大鐵錘。秦始皇東游之際,張良與那位大力士在博浪沙(遺址在今原陽)設伏。遺憾的是,張良什么都考慮周全了,卻沒辦法弄清楚秦始皇到底在哪輛車上,結果一鐵錘扔出去,卻“誤中副車”。

  秦始皇大怒,下通緝令大索天下。張良只得亡命天涯,卻幸運地得黃石公授予《太公兵法》。

  十年后,陳涉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張良也聚集了百余少年起兵。隨后他結識劉邦,與劉邦一起投奔項梁,游說項梁說,君已立楚君之后,而韓諸公子中,橫陽君韓成十分賢能,可立為王。這樣能擴大你的實力和影響。于是項梁派張良召來韓成,立為韓王,任命張良為韓申徒。張良與韓王率領1000多名士卒,向西攻打韓國故地,打下幾座城池,但很快遭秦軍反擊,只好在韓國故地打游擊。

  隨后劉邦從洛陽南下,張良帶兵跟著他打下十多座韓國城池。于是劉邦令韓王成留守陽翟(今禹州,曾為韓國都城),帶著張良南下攻下南陽,從武關進入關中。鴻門宴時,張良還算是韓王的部下,只是“為韓王送沛公”。

  劉邦被封為漢王后,張良復歸韓國。但因為他在劉邦軍中的緣故,項羽不讓韓王成回國,而讓他跟自己一起前往彭城,張良只得跟著前往。后來,項羽仍不肯讓韓王歸國,降之為侯,并最終殺了不幸的韓成。此時,張良雖有舊情,卻也再難復興韓國,他只得逃走,“間行歸漢王”。

  助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之后,張良的超脫是出了名的。這位歷經滄桑的韓國人對人說道:“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震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原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于是不再問人間世事。(全文完)

  對韓國有著深厚感情的韓非到秦國后,并沒有為了個人的前途和富貴設計,而是向秦王上《存韓》,為韓國作最后的努力。但《存韓》并沒有存韓,他死后3年,秦國派兵攻下韓國都城新鄭,韓國滅亡。圖為鄭韓故城東城。【原標題:“韓王陵沉積戰國煙塵”系列之五 韓非《存韓》未能存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2008年12月0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