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里有很多小和尚自幼練習童子功,不少孩子都因為身體過分的消耗而不幸夭折,盡管他們還未曾有機會成為得道高僧,但塔林中也專有一座屬于他們的塔碑,這座塔碑與其他的不同在于是開放的,面朝東方,這象征著他們需要依靠太陽光芒的照射而繼續成長。要說到眾高僧的塔碑,恐怕每座身上都有著一個曠世傳奇,每座身上都沉淀著卓著的功德,只有身臨其境才能切實感受那份世上獨一無二的純凈與凄美。
金秋的少室山有的不僅是少林寺的光環、五顏六色的植被更是將連綿不絕的群山層林盡染。當站在山頂眺望遠方時,忽然一種莫名的沖動似乎在促使自己也想體驗一下縱身一跳的豪情壯舉,張開雙臂敞開懷抱擁摟少室山。不由想起幾年前哥哥是懷揣著怎樣的勇氣、何等堅定的信念,那該是一股多么強大的力量,才會從文華東方搖身一躍,回歸天地的懷抱;蛟S很多人認為那是一種萬念俱灰的逃離,但我以為在這樣一幅充滿禪意的畫卷中行走,有時候人對于信仰的追逐會讓我們心甘情愿的放棄生命,擁向大自然。
沿著陡峭狹窄的山道一路攀爬,我狠勁扯開嗓子對著群山一通兒呼喊,聽著自己的回聲在山谷中蕩漾,同行人的歡聲笑語,單反快門咔嗒的閉合聲,我猛然意識到自己似乎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開心忘形過了,居然在這樣陡峭的山中連蹦帶跳,以至于下山后才發現代表著身份象征的證件居然遺失在了少室山中。于是朋友們紛紛開起玩笑,說我算是有佛緣的人吧,連身份都遺忘在這座佛山之中,可見一定是來此尋找前世今生的人。
由于晚上安排了觀看壯觀的《禪宗大典》音樂劇的行程,不得已我們爬到棧道后只能放棄繼續向三皇寨前行,乘坐纜車順山而下,纜車雖然是懶人的辦法,但它的優勢在于可以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將少室山一覽無遺,這大概也是爬山人無法享受的遺憾吧。
原本想靜下心來把《禪宗大典》寫完,但我發現自己的文采匱乏,實在無法將這世間最唯美的藝術創作用言語來講述。老和尚在念經,小和尚在挑水,浣紗女在洗衣,小夫妻在放羊…。繁星點點一片忙碌的勞作之景,突然天降大雨,電閃交夾,老和尚紋絲不動依然打坐念經…。全場的音樂效果震撼轟動,即便心中再過躁動的人也會在此被凈化得心如止水。心動的你只有自己親身觀看了才會懂得她的美。
少室山,在這里我遺忘了自己,甚至迷失了來時的路!驹瓨祟}:少林寺:叢林深處有舊夢 信步歸來遺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