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都自謂是炎黃子孫,共同的文化心理使全世界的炎黃子孫都不忘自己的始祖,并具有強烈的探尋祖根的愿望。現在,學術文化界一般認為中華民族有九大始祖,即伏羲、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少昊、堯、舜、禹。這九大始祖都出自河南,后世姓氏根源于九大始祖的,當然也可以視為其姓氏之根在河南。
據古代傳說,伏羲居于陳地,死后葬于陳地,今河南淮陽有太昊陵,即伏羲墓。
炎帝、黃帝本是同父母兄弟,即少典(娶有蟲喬氏)之子,生于華陽(今河南新鄭)。新鄭市西有山即所謂具茨山,這里在當代被確認為炎黃故里,經過整修,成為中華兒女的祭祖圣地,也成為當地著名的旅游景點。新鄭市附近的新密市也有一處軒轅黃帝宮,是祭拜黃帝的另一處圣地。
顓頊高陽氏是黃帝的孫子,他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陽)。1987年,濮陽出土了用蚌殼砌塑的龍形圖案,被稱為“中華第一龍”,考古專家認為這就是顓頊的墓葬。帝嚳高辛氏相傳是黃帝的曾孫,居于西亳(今河南偃師)。少昊是黃帝的兒子,己姓,他在河南的遺跡尚待查考。
堯和舜見于史籍記載的事跡多在山西、山東、河北一帶,但他們也都是黃帝的后裔,在河南境內也有活動。堯的遺跡與河南有關系的是其子丹朱被封于丹水,即今河南內鄉、淅川境內的丹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