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到7日,“第一屆中華姓氏文化博覽會”將在河南博物院舉辦。
此次博覽會由河南省炎黃姓氏歷史文化基金會、香港文匯報、世界華商聯合會主辦,活動宗旨和口號是“萬姓同源,愛我中華;民族昌盛,共筑和諧”。
中華姓氏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5000年華夏文明得以傳承的紐帶。挖掘、書寫、展示中華民族姓氏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直接的重要意義。
中原大地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也是眾多姓氏產生、發展和興旺的祖庭故里。在當今人口最多的100大姓中,即有77姓起源于河南,98姓的郡望存于河南,中原尋根已成為河南獨一無二的文化品牌,也是河南走向世界的國際名片。
鄭州是本次博覽會的第一站,還將在河南全省各地市進行展出,不久將走出中原,在全國各城市巡展宣傳。
這次博覽會上,不光能翔實了解中華民族300個大姓的淵源、姓祖、搬遷分布,還可知曉這300大姓的歷史名人、家族文化和歷史遺跡等情況。
另外,在這300大姓之外,古今稀有的姓氏、復姓姓氏,在本次博覽會上均有詳細介紹。客家人南遷及分布、港澳臺歷史沿革、姓氏變化,以及海外華人的遷徙分布情況,也是這次博覽會的亮點。
很多人都沒見過自己的家譜,遑論祖歸、祖訓,而這些在此次博覽會上均有涉及。
本次博覽會上,將有眾多姓氏家譜、祖規、祖訓、宗祠、祖廟、堂聯、孝道名言等珍貴姓氏文化史料參展。這些資料,由海內外各姓氏宗親組織及相關單位整理而來。
在這次博覽會上,參觀者還能了解到很多有關姓氏的趣聞。
比如有很多姓氏源于中國各民族的圖騰,柴米油鹽茶也是姓,中國有近百個同音不同字的姓,還有一些數字也是姓,這些姓只有千余人。據主辦方介紹,這次博覽會上展區有10個最易誤讀的姓氏,將“挑戰”參觀者的姓氏文化鑒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