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旺耙糕是內黃縣楚旺鎮具有地方風味的小吃。安陽民間好說:“金水冶、銀銅冶,比不上楚旺一斜街”,可見當時楚旺鎮的興旺發達狀況。內黃民間廣為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就較全面的敘述了耙糕的制做和品嘗過程:
楚旺耙糕蕎面糊,芥末蒜汁香油醋。
一切就調手拿杈兒,酸辣香味得口福。
細究楚旺耙糕的來歷,這還要從清代道光初年說起。那年,河北魏縣小營村有個叫馬奎的遷居來到內黃當時有名的水路碼頭楚旺鎮,馬奎遷居此地后,便根據本地人豪爽好客口味偏酸辣的特點創制了楚旺耙糕,并開始大量制作和沿街叫賣經營,估算起來,至今約有160年的歷史了。
耙糕系粗糧細作食品,它是用蕎麥磨成面粉和成面團,拍成面片,上鍋蒸熟并等它涼透后,根據個人口味,佐以芥末、蒜汁、香油、陳醋等調拌,其味酸辣,調治耙糕味道主要在于芥末,芥末研成的粉末味辣,而且它能通過鼻腔直沖額頭,嗆人淚道,讓人辣的直流眼淚,打噴嚏,它要得就是這種撲鼻嗆眼的味道,如果你吃的耙糕味辣到了這種程度,那你就算吃到了正宗的耙糕,所以說它有提神、健脾、開胃的功效,且又經濟實惠,故深受鄉間百姓青睞。
楚旺耙糕后經不斷進行技術改造,更新生產設備,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新工藝。而今它已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食客開味嘗鮮的美味佳肴。1978年以來,產銷量逐年大幅度上升。1982、1985年被商業部命名為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