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焦作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狼牙山五壯士—宋學義

2014/8/8 11:15:20 點擊數: 【字體:


    宋學義(1918--1971年),河南省沁陽市王曲鄉北孔村人,是聞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壯士”之一。他出身貧苦,祖父和父親常年給地主扛長工、打短工,哥哥整年累月跑老山(太行山)擔挑為生。學義從小就當童工,給縣城一家面鋪蹬大籮,全家老小拼死拼活干,總也維持不了生計。到1937年,共欠48塊(銀元)高利貸,地主乘機把全家僅有的二畝保命田奪走了。從此,一家人的生活更無著落。學義只好背井離鄉,逃荒要飯。1939年夏,他在濟源王屋山討飯途中,巧遇抗日游擊隊,參加了八路軍被編入晉察冀一分區一團七連。
    
    學義參軍后,父親帶領全家逃荒,哥哥被壓死在山西大同煤礦,嬸母、堂弟相繼死于日軍刺刀下,姐姐、妹妹先后賣給本縣楊香村和江蘇徐州。不久,父親因貧病交加也離開了人間。
    
    1941年秋,日軍華北司令部集中兵力,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規?涨暗“大掃蕩”。9月25日,駐扎在狼牙山周圍的界安、龍門莊、北樓山、營頭的敵人約3500多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分別向狼牙山發起進攻。當天,駐扎在狼牙山的八路軍,在連續打退敵人10多次進攻以后,決定留下宋學義所在的七連六排二班,掩護主力和群眾轉移。他同班長馬保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胡福才、胡德林堅守在東山口。他們憑借險要的地勢,同敵人展開斗智斗勇的決戰。當夜,宋學義和四名戰友進入陣地,把手榴彈捆成捆,以彈代雷,埋于山腰各處,然后分五路隱蔽起來,放冷槍把3000多敵人緊緊牽住。天亮后,日軍發現山頂架設有電臺天線,到處有槍聲,以為八路軍主力被包圍,便向狼牙山發起進攻。結果踏響半山腰里的地雷,大批日偽軍被炸死、炸傷。日軍惱羞成怒,用大炮向狼牙山猛烈轟擊。宋學義等5名戰士在敵人打炮時隱蔽起來,炮火一過,他們又用槍彈、手榴彈襲擊敵人。這樣邊打邊往山頂退,把日軍死死牽制在狼牙山上。當宋學義及其戰友撤到三面懸崖絕壁的狼牙山頂峰——棋盤陀時,敵人一次又一次向上沖鋒,五壯士先用槍彈、手榴彈,后用石頭接連打退敵人10余次進攻,勝利地完成了牽制敵人的光榮任務。共產黨員馬保玉在火線介紹宋學義等加入中國共產黨。最后,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宋學義等5名戰士擲出最后一顆手榴彈,砸毀槍支縱身跳崖。跳崖后,班長馬保玉和胡福才、胡德林壯烈犧牲,宋學義和葛振林被半山腰的樹叢掛住,宋學義腰部受重傷,他們第二天被接回部隊,送往野戰部隊醫院進行治療。晉察冀軍區召開慶功會,分區司令員楊成武代表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把軍區頒發的“堅決頑強”的五星獎章分別掛在葛振林、宋學義的胸前。
    
    1944年,宋學義轉業到河北省易縣北管頭村,任農會主席,并與貧農女兒李桂榮結婚。
    
    1947年,宋學義得知家鄉解放,遂和愛人一起返回沁陽北孔村。返鄉20多年來,他從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英雄本色,帶領群眾艱苦創業,使北孔村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多年任縣、公社黨委委員和北孔村黨支部書記,先后出席了全國烈軍屬和殘廢軍人積極分子大會,全國民兵英雄代表大會。
    
    宋學義同志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積勞成疾。1971年6月26日,他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終年53歲。
    
    宋學義用自己滿腔的熱血和整個生命,為黨和人民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是共產黨員的楷模、人民的英雄,是值得后人永遠學習的榜樣。1979年6月25日,河南省革命委員會根據黨和國家的有關規定,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榮稱號,并召開了命名大會。他的遺體安葬在沁陽市烈士陵園。作者:牛秋梅   單位:沁陽市博物館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文化中原雜志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