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焦作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文化中原】少林正宗 一脈傳承 ——記少林禪武醫文化傳人行真

2014/11/21 18:09:18 點擊數: 【字體:

【文化中原】少林正宗 一脈傳承 ——記少林禪武醫文化傳人行真

    1500年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中外文化交融,嵩山創建少林寺,其后南印度高僧菩提達摩艱辛跋涉到達,坐禪傳法,首倡禪宗。千百年來,少林寺興衰交替。釋家為修禪養心,儒家講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注重修養性命,在儒釋道文化合流背景下,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少林寺初以傳授禪法為要,后以功夫聞名天下,進而發展到禪醫盛行,迄今已形成獨特系統的禪武醫文化,成為少林文化的靈魂。少林禪武醫與少林寺一樣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伴隨著少林寺的發展、興衰,禪武醫逐漸成為少林寺的精髓所在。

    行真大師俗名朱天喜,1949年出生于河南省修武縣五里源鄉朱營村,為明初世襲懷遠將軍朱興之后。武將傳家,這一特殊出身,奠定了他一生與眾不同的品格和正義凜然的氣節,也為他成為一代武術大師并被譽為中國當代少林禪武醫正宗傳人埋下了因緣。他的祖父朱俊臣曾帶領利豐礦工舉行大罷工,威震中原。他的父親熱心助人卻英年早逝。年幼的行真在艱難生存和備受凌辱的情境下,燃燒起自立自強的信念和對武術的渴望,從此走上了漫長的習武之路。

    經過勤學苦練,15歲的行真基本已打下武術根基,熟悉了諸多套路,多方學習, 認識了很多大師,通過南關陳師傅結識在當時久負盛名的少林寺近代最后一名武僧總教頭釋德根。德根作為少林寺西院僧人,全面繼承了恒林、妙性傳承的西院禪武精華,并且親得少林寺南院貞緒方丈和吳山林大師心意把、心意拳精華,是綜少林諸院之長、武功超群、德行高尚的著名武僧。12歲開始苦練少林心意把、心意拳、鐘鼻功,并得到吳山林大師的精心栽培,得少林心意把大成。德根勤練苦學,備受推崇,不僅絕技一身,更是全面繼承了少林禪、武、醫諸多秘傳,是當時少林寺最后一名在禪、武、醫均有造詣的全面傳承人。

    “文革”期間,德根大師流落到鄭州,傳授朱天喜少林羅漢拳、二十四路彈腿等正宗功夫,收其為關門弟子,賜法號行真。德根大師言傳身教,將諸多秘傳傳于行真,造就了行真傳奇的一生。

    德根大師口傳身教于行真的,正是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的禪武醫文化。禪修禪定,《六祖壇經》中解釋“禪定”為“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以平常心及淡泊心面對日常發生的事情,心如古井無波般平靜。武從止從戈,具有停止暴戰、維護正義的文化精神。《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醫,治病也。《說文》:“殹,惡姿也。醫之性得酒而使。”少林禪、武、醫三者相輔相成,其關系是:禪為根本,武、醫皆為禪的表現,也是達到禪理的載體。也就是說,以禪理為基礎指標,以禪武為方法而達到禪定之境,并以禪醫改善心性及身體健康,從而達到修心、養心、養身的目的。

    德根大師傳授道:禪即養心,修禪長壽,其根本在于“明心見性”,修禪要旨在于悟,其方法為“靜中有動、動中求靜”,坐、站、行、住皆為禪。武即養身,健康和諧,其根本在于“修心煉性”,修武要旨在于三齊六合,其方法是“身心合一、運營呼吸”,身、心、意融為一體。醫即養生,氣血通暢,其根本是“純心養性”,修醫要旨在于經絡氣血,其方法是“疏經通絡、以通為補”。禪醫熟知經絡、五臟六腑、氣血及心性。少林禪武醫修心養性、修身健體、精通醫理、慈悲濟世、陶冶禪心,是少林寺代代相傳、千年不衰的寶貴精神文化財富。

    1966年至1969年間,師徒相伴,修禪練武,每日清晨,必于商代城墻,習武之前,例行修禪。禪的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制心一處、思維觀修,禪是“禪定”略稱,還有瑜珈、止觀等異稱,與之相關聯的禪語是很多的,諸如禪觀、禪心、禪意、禪味、禪風、禪機、禪悟,以至禪詩、禪畫等等。禪宗六祖如是說:“外于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為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在明心見性的基礎上,禪引申出了“禪拳”“禪武”“禪醫”。禪武醫中的“武”不同于其他武術,禪武醫武學主要是練心、練意、練氣,主要目的為使修練者能控制自己的心和意。禪武是一門學問,探索如何用武學使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心和意,繼而調整其心境及身體。禪武不是練習四肢發達,而是練靈者之心。“心”者禪也,禪武是練心的武學。而在傳授武學過程中,釋德根也將少林寺中已失傳的禪醫秘方口耳秘傳,主要用于跌打損傷和痛經活絡,這些秘方成為世界唯一的的少林獨門藥方,從而在少林禪武醫方面單脈傳承。
  
    行真所學乃少林寺釋德根唯一真傳的事,在德根及后輩中流傳甚廣。從1972年開始,行真在釋德根的另一位弟子楊聚才推薦下,參與登封體校的教學工作。但謹守釋德根武術不外傳的遺訓,行真始終沒有在公開場合表演。1981年鐵道部舉辦建國以來第一次武術比賽,行真第一場就得了獎。1982年被推薦代表河南參加全國武術比賽,一套羅漢拳,震動全場,獲最高分,得了金牌,榮膺全國冠軍。中國體育報、河南電視臺、武術雜志紛紛報道,行真一夜成名,轟動全國。
 
    80年代的中國正流行武術熱。行真獨特的武術套路是世人前所未見的,他的出現振奮了中國武術界,隨之名聲鵲起,接著膜拜者紛至沓來。在行真工作的鄭州鐵路醫院,每天都有學生從全國各地拜師而來。無奈行真自1985年開始辦校,前后創辦了河南省少林拳太極拳專習院、中國火車頭少林武術學院,校址幾經遷徙,辦學條件艱苦,經歷諸多坎坷,堪稱驚心動魄,但行真選擇了義無反顧的堅持。1992年正式創辦全國唯一一家少林武術專修學院,注重禪拳合一,結合醫藥研制,為少林禪武醫傳承培養人才,取得了全國先進武術館校等榮譽。

    在辦學過程中,常常出現學生受傷事件,由于條件艱苦,很多時候沒辦法及時就醫,要自行解決,行真于是想起德根的口傳秘方,按照藥方配置中藥,研發藥酒。1989年首次試驗成功的藥水就收到了治療跌打損傷的奇效。1990年舉世矚目的亞運會在中國召開,行真帶著少林跌打液參加了義診團,因神奇療效被評為亞運會指定用品。1991年世界國際武術節在鄭州召開,少林跌打液再次成為指定用品,同時組織了開場的少林拳表演,深受好評,會后獲得市政府重大貢獻獎。而少林醫藥,則在國際盛會上被津津樂道,備受好評。在行真看來,少林套路都是極具個性的,而不是嘩眾取寵的娛樂表演。他也在努力用自己的探索來證明和保護這一個性,不允許誤導,更不允許假傳。1982年,他首次指出當聞名全國的海燈大師“是假的”,一語驚人,并堅決拒絕與之合作,協助記者敬永祥擊破海燈神話。1994年,國家武協制定少林拳標準套路,17名專家一致鑒定行真為當代少林拳唯一代表人。從80年代開始,行真發表了諸多自己見解文章,駁斥了當時流行的錯誤觀點,90年代出版了武術教學專著,錄制武術教學帶,在少林禪武醫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巨大貢獻。1997年,在獲得諸多國家專利和科研成果基礎上,行真注冊少林商標,保護少林秘方。

    隨著學校發展和禪武醫方面的成就,行真的國際知名度逐步提升,1997年日本媒體專題報道禪武醫,并受到美國華裔武術家徐紀的邀請,1998年赴美國宣傳禪武醫,受到廣泛關注。1999年,鄭州少林武術專修學院建校十周年,應華林寺陳培邀請,行真赴美國弘揚少林文化。行真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提出,少林文化是整體文化,不只是功夫,而是禪武醫三位一體。這次去美國,行真便首次向國際展示了少林整體文化的魅力。
【文化中原】少林正宗 一脈傳承 ——記少林禪武醫文化傳人行真

    2000年,應美國著名影星施瓦辛格的邀請,參加國際健美節,武術表演引起黃色旋風,走訪西雅圖、邁阿密、洛杉磯,受到熱烈歡迎。當時,美國中美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徐耀看了行真的演出,稱其為“代表中國尊嚴”。 在洛杉磯,行真的少林武術文化團受到了上層社會的重視,如美國華裔協會、美國高校協會等,邀請去表演,在美國中華會館、臺灣協會、美國的幾所公立學校,都受到了社會熱烈的歡迎和廣泛贊賞,一時轟動美國。行真一行應邀參加美國國際武術比賽,獲得38枚金牌,獲得“俄亥俄州榮譽市民”、“金鑰匙獎”、“美國總統獎”,其表演日被命名為“中國功夫日”,從此開啟了中國少林文化的國際化道路。經歷過兩次訪美,行真受到了美國各界的歡迎,尤其是主流社會的盛邀,他帶去的有讓世人震驚的少林功夫,還有少林秘傳研制的醫藥產品,其中少林不老酒被美國上流社會以XO競相交換。隨著知名度的擴大,2005年,應美國天瀾公司邀請,合作開發少林品牌與文化產品,進行國際化推廣,行真走向了國際合作的道路。在優越的物質條件下,但為了學生發展,為了履踐對學生的承諾,他毅然放棄優厚待遇和綠卡,返回祖國。

    回國以后,行真把全部心思撲在教學上,為少林禪武醫培養傳承。然而隨著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2007年,行真一手創辦的河南第一家武術學院被迫拆遷,曾經在一片廢墟上建設的美麗的校舍和校園,瞬間又變成廢墟。隨著推土機的轟鳴,行真15年的心血付諸東流。因為沒有得到合理補償和妥善安排,學生們只要被遣散而去,無數人在廢墟上哭泣。但這沒有摧毀行真的意志,反而更加堅定了要在困境中發揚少林禪武醫的信念。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行真以其求真的品質,崇高的藝德,精湛的技藝,被中國武術管理中心認定為中國當代唯一少林拳流派的代表人,并作為少林整體文化的繼承人和傳播者,載入《中華武術大圖典》。為了讓中華武術走向世界,40年來,行真多次參加各類武術比賽和表演大賽,屢獲殊榮。在1982年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奪得少林拳金牌,獲首屆鄭州市少林武術節重大貢獻獎;1999年美國及匈亞利第七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奪得少林功夫第一名;在世界名人高段位表演大賽中,施展絕技獲少林拳冠軍,并摘取金杯3尊、金牌8枚,受到我國駐匈亞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劉文卿先生的親切接見。行真在武術教學上的成就則更為突顯,鄭州少林武術專修學院代表隊曾多次參加國內國際武術比賽,獲得金牌數百枚。1999年,帶領學院16名隊員參加首屆國際傳統武術(套路)暨絕技大賽,一路過關斬將,奪得特別優秀獎牌4枚、優秀獎牌16枚、表演獎牌4枚,成為參賽隊員最少,獲得大獎最多的代表隊。
 
    為了更好傳承少林禪武醫文化, 2008年,行真大師在鄭州創辦了少林養心堂,將禪武醫文化開始以實體的形式在社會上進行推廣,行真提煉出少林寺禪武醫文化精髓——“養心、強身、悟禪”的發展宗旨,成為當代禪武醫文化的唯一實體代表。少林養心堂以弘揚少林禪、武、醫文化真傳為出發點,致力傳承少林寺延綿千年的養生瑰寶,為全人類身心健康服務。養心堂的目標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瑰寶禪、武、醫文化為原點,以國際化的發展視野,傳承少林文化精髓,鑄造全球性的品牌,創造歷史傳承的時代新價值,成為中華軟實力的文化品牌代表。
【文化中原】少林正宗 一脈傳承 ——記少林禪武醫文化傳人行真


    “寧可失傳,不能亂傳。”自古以來,武術大師選擇傳承都是一件極為慎重的事,寧可沒傳承之人,也不可亂傳與無德行之人,否則必然導致嚴重的社會后果。然而“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大道至簡,真理往往是極為簡單的一句話,此乃口耳相傳的真正價值之所在。行真的一生,便是在守護這種古老而神圣的傳承。傳承不只是重復,而是要結合時代的發展和現實的新需求,具備融會貫通和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斷發展,大力弘揚。行真用了一生履踐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傳承少林禪武醫。而今,他的心愿正在漸漸達成,在他幾十年的努力下,培養了永杰、永如、永冬、永泰等傳人,少林禪武醫終于發揚光大。

    歷史學家斯賓格勒曾說:“世界歷史即是各偉大文化的歷史世界歷史即是各偉大文化的歷史,民族不過是一種象征性的形式和容器,這些文化的人們在里面實現他們的命運。”我們當厘清自己的根源,時刻銘記自己的靈魂深處流動的根脈,堅守偉大的先人智慧并傳承下去。行真不在少林寺,但卻以少林寺為宗,以少林文化為皈依,四十年來兢兢業業,克服了很多困難,付出了很多心血,全力保護和發展少林品牌與榮譽,令人尊敬:少林功夫獲得了許多冠軍,提升了少林功夫的影響力;孜孜研究,創制發展了少林醫藥,救治傷病;創辦少林武術學校,培養一批又一批優秀武術人才;在美國傳播少林文化,擴大了少林文化的國際知名度;行真大師曾在少林寺開辦大膏藥門診,獻千年秘方于少林藥局。以上義舉善行,在少林文化發展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一筆。

    因果輪回,因緣聚合,命運風生水起,行真一生經歷的風雨坎坷,然而撥開紛紛擾擾的云霧,忽略功名利祿的誘惑,為“傳承禪武醫,普度眾生人”的堅定信念,雜念不生,至純至真,一往無前。不在廟宇,佛性在心,身在塵世,大德以行,正氣凜然,抱樸歸真。這是行真的一生,這便是人于此世最艱難、最平凡而又最難得、最高尚的修行真心,這一真心,感動并造福著千萬中國人,也將造福全人類。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文化中原》雜志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韓愈潮陽留賢蹤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