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梓州歲月
2014/12/3 16:53:2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李商隱在晚唐中出類拔萃,他是河南沁陽人,而且身世顯赫。李商隱自述“我系本王孫”,還真有其事。唐高祖李淵是晉涼武昭王的第七代孫,而這個李商隱是李家的苗裔,血緣關系當然深厚。
然到李商隱父親李嗣這代,家境就衰落了。不過10歲,李父去世,家境頓顯窘迫。李商隱替人抄寫文書和出賣勞力為生,日子艱辛萬難。
李商隱顛沛流離的人生中遇上一個大貴人柳仲郢,柳時任梓州剌史,他將一份聘書寄到李商隱手上,問李是否擔任掌書記?李商隱思想上斗爭得很激烈,終于決定放棄太學博士職位,到梓州去當幕僚,也相當于今天的市委書記秘書。
穿過利州廣元到梓州三臺時,時節已至初秋十月了。柳仲郢用桌酒席權當接待,算慰藉旅途勞頓之苦。并告訴他,已呈報朝廷為他改任節度判官,薪水也見漲。李商隱木然地點下頭以示謝意,在他心中藏著傷痛,結發妻子王氏剛于月前病故。
李商隱對王氏的愛可用如河之深形容:在長安在滎陽,王氏總是跟自己東奔西走,毫無怨言。
王氏之死,讓李商隱的心痛徹肺腑。他含淚寫了《西亭》:
此夜西亭月正圓,疏簾相伴宿風煙;
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鶴從來不得眠。
李商隱這只孤鶴,在茫茫黑夜獨自泣血倦飛……
甚至我固執地認為,標示《無題》篇名的系列優秀詩組也是紀念王氏的。詩中如“東風無力百花殘”之句完全浸沉于哀傷之中。
李商隱在梓州生活了5年,這是他在長安以外做幕僚最長的一次,其間,柳仲郢對李商隱很照顧。柳仲郢家世高貴,當朝牛黨李黨競相以爭取柳加入各自利益集團為榮,因而柳仲郢是一個說得起話的官員。李商隱則不然,家道衰落,朝不保夕,性情耿介,中年喪妻,這日子過得驚惶而凄然。
柳仲郢像棵大樹,在矮枝下騰下地頭搭窩,讓李商隱蜷縮進去。
大中五年的一個秋夜,梓州城內暴雨如澆,將古老城墻搖得似乎晃動起來,獰厲的閃電撕裂黑夜。李商隱棲息的小院落不堪虐待,瓦片籟籟抖動,屋檐水流卷起小天井之洪波,向低凹處泛濫。
李商隱對沉雷與狂電充斥不聞,他走到小方桌前,坐下,幻想著亡妻王氏。
多美的一個女人,多好的一個老婆!
他想像著叫醒王氏,來吧,夫人,到窗前來,剪一張秀美的窗花貼于西窗上;讓世界讓長夜,記住這個溫情脈脈的梓州以及這一夜。
君問歸期末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此處的巴山,是梓州的代名詞:而那叮當作響的環佩之聲,一點點,一滴滴……從晚唐一直流淌到現代。它滋潤著文化的源頭,也匯攏于我的心頭。作者:岳定海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綿陽晚報(20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