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濤是竹林七賢中年齡最大的。他生于亂世,官至三公,但他卻是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晉書·山濤傳》記載他“舊第十間,子孫不相容”。意思是,山濤為官一生,家里只有十間舊房子,子孫都無處安身。
當時,東郡有一個叫袁毅的官員,此人貪污腐化,大肆行賄受賄,朝中大官均被他“俘虜”。山濤對袁毅的行徑甚為不齒,但同朝為官,山濤不便譴責,只是對他避而遠之。有一次,袁毅登門拜訪,送給山濤一百斤上等真絲,面對袁毅的威逼利誘,山濤不愿接受,但又推辭不掉,如何處置這一百斤真絲成了山濤的一大心事。經過深思熟慮,他將這一百斤真絲原封不動地束之高閣,放置在房梁之上。
后來,袁毅東窗事發(fā),他的貪污腐敗行徑引起朝廷的注意,朝廷立案調查,很快,朝廷就追查到了山濤家。這時,山濤就將那一百斤真絲從房梁上取下來,原封不動交給了朝廷。前去查案的官差看到一百斤真絲包裝完好,上面積滿了厚厚一層灰塵,一看就知道多年未動過。他們在得知來龍去脈后,不禁對山濤拒絕賄賂的智慧敬佩不已。最終,受袁毅腐敗案牽連,朝廷許多官員鋃鐺入獄,唯有山濤置身事外,毫發(fā)無損。
拒賄需要勇氣,拒賄更需要智慧。一個人無論是身處朝野還是身居廟堂,只要心無貪念,面對誘惑,不為所動,牢記原則,潔身自好,嚴于律己,無論什么時候,面對什么危險都能全身而退,平安無虞。【原標題:山濤拒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