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國寺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它始建于北齊天寶年(公元555年),隸屬于佛教密宗,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北宋時期為皇家寺院,寺內設置僧綱司,管轄全國的佛教事務,因此,四海高僧經常云集于此。每當佛教舉行重大慶典活動,均邀請各方著名樂僧協同演奏,向佛獻樂,百人演奏蔚為壯觀。
大相國寺梵樂的樂曲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化。融匯了宮廷音樂、寺廟音樂、民間音樂之精華。演奏曲目十分豐富,分聲樂和器樂兩種,曲目有200個,至今仍殘存《大相國寺手抄秘譜》、《師曠六律》等樂譜,在全國乃至世界佛教音樂中是最為獨特的一枝。其聲樂曲中的“倡”以釋迦牟尼講經說法的語言為內容,由通常的梵語三十二個音節構成,尤為寶貴。而器樂曲則以傳統佛樂及中州地域音樂為主,演奏規范,編制嚴密。在開封繁塔及鐵塔壁磚上,均可看到雕刻的佛教弟子演奏佛樂的樂手。挖掘、整理、繼承大相國寺梵樂,對于完善中華音樂寶庫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