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是何等機靈之人。他知道遇到了高人,于是立刻停止洗腳,揮退美女,端正衣襟,恭請客人上座,并貌似誠懇地說了聲“對不起”。劉邦又打量了酈生兩眼,不無疑惑地問:“你難道不是儒生?”酈生大聲回答:“什么狗屁儒生,俺是高陽酒徒!”兩人哈哈大笑。酈生一下子來勁了。他本來就熟知歷史,精通時務,能言善辯,口若懸河。進入了狀態,更是眉飛色舞滔滔不絕繪聲繪色引人入勝。酈食其跟沛公神侃起他傾心研究頗有心得的六國合縱連橫的策士們如蘇秦、張儀的故事,劉邦聽得如癡如醉。
沛公一見酈生果然有料且不俗,不由大喜,當即令侍從奉上精美的酒菜,兩人開懷痛飲,極平生之歡。末了,劉邦請教道:“依先生看,我們下一步棋該怎么走?”酈生說:“你雖說收羅了萬兒八散兵游勇,其實那不過是些烏合之眾,戰斗力有限。如果想貿然倚靠這支力量西征滅秦直搗虎穴,無異于暴虎馮河以卵擊石,實在毫無勝算。陳留這地方是交通要沖,四通八達,現在城內又積存了許多糧草。我和陳留縣令交情不錯,愿意替你跑一趟,去勸說他歸順。萬一這廝不肯,你就發兵攻打,我設法里應外合,肯定可以得手!”劉邦拍案道:“好計!”兩人一邊喝酒,一邊鬼鬼祟祟咕咕噥噥商量好相關細節。戰略要地陳留果然不戰而下,沛公西征的后和兵員補給,力量大增。 顧之憂得以解除,并獲得了大量軍資糧秣,牛刀小試,克奏膚功。劉邦嘗到甜頭,更加喜歡和信任酈生,封他為廣野君,酈食其就此成為興漢集團的重要謀士,為劉邦幫忙幫閑。有事時,他經常作為說客出使各方,發揮了武力有時也難以奏效的作用,而且除了費一點唾沫星子之外,幾乎是無本生意。沒事的時候,他便陪劉邦喝酒吹牛,日子過得逍遙自在,不亦樂乎。
酈生又將自己的兄弟酈商推薦給劉邦。酈商追隨老兄加入革命隊伍,帶領自己糾集的四千人馬跟隨沛公攻城略地南征北戰。此人很有心計和修養,英勇善戰,屢建殊勛,成為漢軍著名將領。
秦二世三年(前207)底,沛公攻克南陽,搶占武關,打開了由東南方向進入關中的門戶,周勃、酈商率前鋒部隊直抵峣關。峣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駐有重兵把守,是秦軍從武關到咸陽之間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線。劉邦準備乘勝強攻。張良說:“秦軍戰斗意志尚未崩潰,仍然具有相當強的戰斗力,強攻代價太大,弄不好就會曠日持久僵在這兒,讓項王或者別人得了先機。這不是上策。不如派人在山上多張旗幟虛張聲勢作為疑兵,同時派酈食其、陸賈一起去游說秦將,威脅利誘因勢利導。”劉邦對張良從來都是言聽計從的,自然照辦。兩大謀士聯袂出使,果然不辱使命,秦將被他們說動,想與西征軍聯合。劉邦打算照準。張良又說:“這恐怕只是守將貪利叛秦,他手下的將佐士卒還不一定會服從。不如乘著秦軍麻痹大意突施攻擊,一定可以大獲全勝。”酈生、陸賈都附和張良的意見。于是劉邦率兵悄悄繞過峣關,越過蕢山,乘其不備,發動突然襲擊,取得大勝。這其實不妨看作是酈生使齊故事的另一種版本,只不過這次是喜劇而后來是悲劇而已。劉邦部楚軍又連敗秦軍于藍田(今陜西藍田),逼近秦都咸陽。高陽酒徒酈食其再建新功。
然而也有讓酈生感到比較沒有面子的時候。那是漢二年(前205)秋八月,劉邦在彭城戰役先勝后敗,幾乎全軍覆沒,靠了老天爺的眷顧,才僥幸逃脫,退守滎陽。眾諸侯紛紛背漢降楚,情勢相當被動。漢王對酈食其說:“你這廝一向挺能耍嘴皮子,能不能辛苦一趟,去游說魏豹轉過身來,好讓老子喘口氣?如果能讓那小子舉國歸順,老子論功行賞,在魏國的地盤上封你老先生為萬戶侯,也讓你衣錦還鄉擺一回闊過一把癮!你本來就是魏國人嘛。這票買賣怎么樣?”魏豹本為魏王,后因項羽要兼并東魏之地,就改封他為西魏王。就地理位置而言,西魏恰在漢軍左翼側,拊其側背,隨時可以威脅乃至切斷漢軍從關中到滎陽的主要交通補給線,直如芒刺在背,是務必優先解決的進攻目標。
酈生躍躍欲試,以為這個夢寐以求的萬戶侯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唾手可得。他二話沒說,挺起胸脯,與漢王拍手成交。沒想到結果卻無功而返。要說,這得怪劉邦自己。魏豹拒絕的理由是:漢王為人傲慢無禮,以侮辱別人為樂,難以相處;即便同樣是王爺,他罵起人來,不分葷素,跟罵奴仆并無兩樣,讓人極度難堪;魏某寧死也不愿再與這號人為伍!魏豹其實還有話沒有說出口:我老魏家才算得上是根正苗紅的金枝玉葉;你劉邦呢,不過是一個亭長出身的混混罷了,純粹一暴發戶嘛,牛皮到這等程度,至于嗎?酈生無話可說。因為魏豹說的都是事實。來文的不行,只得動武,正所謂“先禮后兵”。漢王撫慰過勞而無功白跑一趟的酈生,隨即任命韓信為左丞相,統率曹參、灌嬰等步騎去攻打魏國。
漢王問酈食其:“魏國的大將是什么人呀?”酈生回答:“是柏直。”漢王笑了:“柏直就是白癡,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嘛,他哪里是韓信的對手!”又問:“騎將是誰呀?”酈生說:“是馮敬。”劉邦摸了摸山羊胡子,說:“此人是秦將馮無擇的兒子,雖然賢能,算是個角,卻也無法抵抗灌嬰。”接著再問:“步兵將領又是何許人也呢?”酈食其說:“是項它。”漢王說:“這個人不是曹參的對手。我沒有什么好擔心的啦!”
韓信也問酈食其:“魏國不會用周叔作大將嗎?”酈生說:“用的人確實是柏直,絕對沒錯。”韓信說:“柏直這小子,可以一戰而擒之!”在軍神韓信的指揮調度下,戰事的進展果然十分順利。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酈食其也不例外。漢三年(前204)春,劉邦采用陳平的計策,派隨何成功說服項羽手下的頭號大將九江王英布背楚降漢,開辟了南線戰場,大大減緩了正面戰場的壓力,建立奇功。酈生不甘寂寞,進說劉邦分封六國后裔,借以削弱楚國的勢力。漢王已經同意,正準備實施。但征詢外出歸來的張良的意見時,首席謀士卻說這是一個昏招。張子房列舉了八點理由也就是有名的“張八點”對酈食其的建議進行了抽絲剝繭般的層層批駁,認為此議罔察時勢,決不可行。首席畢竟是首席,漢王、酈生心服口服。
漢三年秋天,楚軍猛攻滎陽,終于得手,漢軍退守鞏、洛。項王聽說韓信攻破趙國,彭越又在梁地攪得四處冒煙,便分派軍隊前去支援,沒能集中全力因利乘便全殲正面漢軍主力,錯過了一個難得的一舉奠定勝局的良機。劉邦屢戰屢敗狼狽不堪甚至一度逃回關中,但他與項羽性格正好相反,沉靜堅韌,在最危急的當口,寧可自己苦苦撐持,仍然決不放松在北線的戰略攻勢:他將希望寄托在韓信身上。韓信七月間即已奉命挾連勝之威勢,準備攻打齊國,但卻遲遲沒有行動。漢王長期處于被動,老胳膊老腿都好幾次掛花,師老兵疲,看不到勝利的曙光,一時間心灰意冷,打算放棄成皋以東地盤,與楚國講和。
酈生建言說:“我聽說知道天道的人,帝業可成;不知道天道的人,癡心妄想而已。王者,以民眾為天;民者,則以食為天。敖倉這地方,早就是天下糧谷的集散地,我聽說那兒儲藏的糧草簡直吃用不完。楚軍攻下滎陽,竟然不知堅守敖倉,卻引兵東進,只留部分士卒分守成皋,坐失地利,這是老天爺在幫助大漢啊!現在,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楚軍已形同強弩之末,攻破它不是難事,大王卻要自行撤退放棄這樣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我真是搞不懂!再說,兩雄不并立,一個雞籠關不住兩只叫雞公,楚漢相爭遲遲難決勝負,百姓因此長期騷動不安,海內為之動蕩不已,農夫不能下地耕耘,女工不能上機織布,普天之下人心惶惶無從安定沒有歸屬。”劉邦說:“別跟老子廢話!你倒是拿出具體辦法來啊!”
酈食其接著說:“我建議立馬進兵,再占滎陽,牢牢占據敖倉的糧庫,扼守成皋的險要之地,塞斷太行山的道路,控制蜚狐口要道,掌握白馬津渡口,向諸侯們顯示漢軍已占據有利地形并形成克敵制勝的態勢,讓那幫隨風倒的家伙見識厲害知道趨歸。如此一來,天下人都會棄楚投漢,江山就是大王的了。現在燕、趙已經平定,東方的敵對勢力除楚國外,就剩下齊國了。目前齊王田廣擁有沃野千里的齊魯大地,田間又率兵20萬駐守在歷城,厲兵秣馬。諸田根深蒂固勢力強大多詐善變,齊地背海面河地勢險要,濟南又靠近楚都彭城,你即使派幾十萬軍隊去攻打,也很難計算猴年馬月才能克奏膚功。我倒是愿意試一試,看能不能憑三寸不爛之舌,勸說齊王歸順,爭取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把那個失之交臂的萬戶侯弄到手。”漢王大喜,道:“真有你的!”當即吩咐為酈生打點行裝。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劉邦、酈食其這對物以類聚異常投契的君臣當晚放開心懷,痛飲狂歌,盡歡而散。誰都沒料想到的是:這居然是泗水亭長與高陽酒徒共享的最后一頓晚餐。【原標題:高陽酒徒酈食其】
來源:領導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