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遺書照肝膽──讀史可法遺書
2014/12/4 15:11:5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民族英雄史可法在犧牲前四天,給母親、岳母和夫人寫了一封親筆遺書,其文甚短,迻錄如下:
太太
楊太太
夫人萬安,北兵于十八日圍揚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來。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隨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無益,不如早早決斷也。太太苦惱,須託四太爺、太爺、三哥大家照管,兒好歹隨他罷了。書至此,肝腸寸斷矣。
四月二十一日法寄
這里先對遺書的背景作點說明:
遺書中提到的“北兵于十八日圍揚城”,是指清軍豫王多鐸率十萬部眾圍打史可法堅守揚州一事。清軍攻之不利,既而誘降收買,但史可法錚錚男兒,“軟”、“硬”不吃,坦然表明心跡:“吾為大明重臣,豈可茍且偷生,作萬世罪人!”多鐸見此情景,下令屠城十日,由于兵力懸殊,城內守軍傷亡慘重。有個叫王秀楚的人,寫了《揚州十日記》一書,其中有“途中亂尸山疊,血流成渠。”等語,不要說見之喪魂,我讀之亦神沮,可見清軍屠戮之慘。
清人全祖望《梅花嶺記》載:“二十五日,城陷……忠烈(史可法謚號)被執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至是,德威(史副將)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當明崇禎皇帝因李自成攻陷北京而吊死在煤山后,南京諸臣擁立朱由崧為福王,傀儡登場,建立了南明小王朝。其時軍政大權控制在馬士英、阮大鋮等奸人之手,他們不去組織力量抗清,卻熱衷于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對史可法等人的抗清活動不僅作壁上觀,而且設置重重障礙,終于使這位人民目之為南宋“李綱”的民族英雄,在內外交困的處境中,慘淡經營的江北防務不戰自潰,在他寫下遺書的第二天赍志以終了。
史可法的遺書文詞淺近(許是?眼于受信人的接受程度)然而情透紙背,義薄云天,讀來使人肝膽欲碎,感人泣下。人到撒手大去之時,萬念奔集,父母之恩,夫婦之愛,兒女之情,友朋之誼,都是不免要想到的,此乃人之常情,概莫能外。但史可法的遺書卻似無楚楚兒女情長之態,惟如此才是大英雄本色。然而不然,“肝腸寸斷矣”五字結句,以少少許勝多多許,一切包孕其中,情志高度昇華,英雄人物也是血肉之軀,并非銅心鐵肝,也并不是冷硬得如同冰山下的巖石,他們的感情是最豐富最純真的。掂掂“太太苦惱”這四字,感情積淀有多重!“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隨我去否。”我料史夫人讀到此處,情感的潮水必然涌起百丈洪濤,“知妻莫若夫”,只有愛之彌深的史可法,才會出此肺腑之言。報國有心,抗清無力,面對強敵壓境,不甘奴顏投敵,“如此世界生亦無益,不如早早決斷也”,這是事之必然,理之當然,因為他是史可法。
三百多年后讀史公遺書,恍惚似見這位民族英雄在騎鶴樓頭中宵舞劍,仰天長歌:“自學古賢臨靜節,唯應野鶴識高情。”長歌當哭,壯哉史公!作者:魏泉琪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公網(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