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城南的南青城相對應(yīng),開封北門外沿開柳大道向北,由大道東側(cè)的一個道口拐進(jìn)去,偏向東北不遠(yuǎn),有一個村莊,今天的大北崗村就是北宋時期的北青城了。南青城筑有天壇,是宋代皇帝祭天的場所,而北青城則筑有地壇,是宋代皇帝祭地的地方,它位于宋外城(北)景陽門外,故它曾名大北關(guān)。今日大北崗村南一帶地勢較高,據(jù)勘探者說,即宋外城遺址。
北青城之名系百姓俗稱,因在城北,它初名北園。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太宗詔改名含芳園。《玉海》載:“……初為北園,典凡二百一十二人,孟秋駕幸……近臣宴飲,賞賚園宦……幸園觀稼。”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以崇奉天書,奉安于此,乃改名瑞圣。這座園林與玉津、宜春相類,建有華麗的宮殿、池亭,也有大量土地可供駐園兵丁耕種。園之規(guī)模占地約0.5平方公里,包括今天的大北崗村及村東耕地的范圍,園內(nèi)茂林修竹,還種有各種花卉。當(dāng)時是和瓊林苑、宜春園、玉津園齊名的汴京四大名園(苑)之一。宋詩人曾鞏曾有詩贊曰:“北上郊園一據(jù)鞍(鞭),華林清集綴儒冠。方塘渰渰春光淥,密竹娟娟午更寒。”可見瑞圣園的竹林當(dāng)時頗引詩人注意,應(yīng)該是個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瑞圣園——北青城,毀于金、元戰(zhàn)火及明之水患,相傳瑞圣園內(nèi)有古井72眼,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尚有七八眼古井蹤跡可尋,今亦已湮沒,無跡可尋了。
今日大北崗村是瑞圣園——北青城被黃河水患沖毀后,于明末時遷民至此成村的,原名大北關(guān),后諧音稱大北崗。聚落沿南北向主街延伸,呈矩形,占地約120市畝,居民160余戶,村周圍有耕地900余畝,主種糧食作物,兼營工副業(yè)。村南有明代天王寺遺址,今已毀。村西南今有變電所及大型輸電設(shè)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