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洛陽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洛陽

雨過天青云破處——新安北冶尋柴窯

2013/12/17 15:10:17 點擊數: 【字體:

雨過天青云破處——新安北冶尋柴窯
青百合花瓶(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柴窯,是五代后周世宗時期的御窯。古玩行已悄然興起“柴瓷探尋熱”,因為柴瓷是瓷中的“皇后”,擁有柴瓷,才算是陶瓷的頂級收藏者。關于柴瓷的窯址,大家莫衷一是。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我們認為,柴瓷的窯址為后周西京洛陽,現位于新安縣北冶鎮柴胡溝的山嶺溪水邊。

    1 謎一樣的“古瓷貴族”

    有人說,柴瓷是謎一樣的“古瓷貴族”。清代方以智《物理小識》載:“柴汝官哥定,宋窯之名也。元美曰柴窯,柴世宗進御。”柴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被稱為古代五大名窯,據明代史學家王世貞(字元美)考證,柴窯是后周世宗(又稱柴世宗)時的御窯。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載:“柴窯制作精美,釉色與一般瓷器的綠、黃等色不同,位居諸窯之冠。”

    古人稱柴瓷“珍逾星風”,極言柴瓷之珍貴。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寫道:“柴窯最貴,世不一見。”清代鄭方坤《五代詩話》載:“柴窯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翠(翠玉)同價矣。”清代蘭浦、鄭廷桂在《景德鎮陶錄》中說,柴瓷久不可得,得到殘件碎片,也當珍寶,用作服飾、帽飾。

    民國著名收藏家趙汝珍在1943年出版的《古玩指南》中寫道:“故宮原有柴瓷數件,故宮文物南遷后,一件不存。柴瓷除碎片外,絕無一件存在社會。就是柴瓷碎片之價值,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也須四五百元。自盧溝橋事變后,北京古玩市場已不見柴瓷片交易。”趙汝珍是柴瓷的最后目擊者,從此柴瓷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2 玉一般的胎體釉色

    后周世宗柴榮曾賦詩贊美柴窯御瓷:“雨過天青云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其中的“雨過天青云破處”,一語道破了柴瓷的特點,即柴瓷是“天青色”,屬青瓷系列。

    《格古要論》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曹昭創作的文物鑒定類圖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物鑒定專著,也是最早著錄柴瓷的著作。該書載:“柴窯出北地,世傳周世宗柴氏時所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足多粗黃土。”就是說,柴瓷的釉是天青色,如青玉之滋潤,有細紋開片,“足多粗黃土”指大多數的柴瓷,底足厚重,涂有黃色的護胎釉。

    明代文震亨《長物志》、清代無名氏《南窯筆記》對柴瓷的主要特征概括為:“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其中前兩句指的是釉色,后兩句指的是胎體。其釉色如青天之碧藍,如銅鏡之明亮,其胎體極薄,叩之如金石之聲。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洛陽日報 2013年12月17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北宋貢瓷出壽安——漫談宜陽官窯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