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洛陽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洛陽

毛——源于姬昌兩子的姓

2015/8/19 14:59:20 點擊數(shù): 【字體:

   
    毛máo——源于姬昌兩子的姓
毛——源于姬昌兩子的姓

    毛姓來源有二,出自周文王姬昌的兩個兒子,分別形成于今河南宜陽和陜西岐山,均與地名“毛”有關(guān)。

    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云:“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孫因以為氏。”按此說,毛氏屬于以邑為氏之類。但唐代人林寶的《元和姓纂》則說:“毛,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毛國,因以為氏。”這里將毛列入以國為氏之類。又,《廣韻》云:毛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叔鄭,后以為氏。

    綜合以上引文可知,在西周初期分封的諸侯國中有兩個毛國,都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的封國。受封者之一為姬明,是文王的第九子,為伯爵,故稱毛伯明。據(jù)《辭源》及多種辭書記載,伯明所建之毛國,在今河南宜陽縣東北,一直延續(xù)到春秋時期。伯明曾在周朝任司空(負責管理土木工程建筑之官),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其子孫世為周卿士,他們以封國為姓氏,就是毛氏。

    另一受封者叫姬叔鄭,《姓源》說是文王的第八子,為公爵,故又稱毛公。叔鄭所建之毛國,《辭海》稱:“在今陜西岐山、扶風一帶。遺物有毛公鼎。”“毛公鼎”系清道光末年在陜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銅器,銘文共497字,記述了周宣王告誡和褒賞其臣下毛公厝之事,反映了西周統(tǒng)治不穩(wěn)定的情形。這說明西周晚期陜西的毛國還存在。叔鄭的后代子孫以國為氏,就是形成于陜西岐山的毛氏。

    早在春秋時期,毛氏家族由于發(fā)生內(nèi)亂,即有徙居江南者。《左傳·昭公十八年》記有“春,王二月,乙卯,周毛得殺毛伯過而代之”;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又記有“毛伯以王子朝奔楚”,是知周朝卿士毛得,殺毛過而代為毛伯,后又逃到楚國(都郢,在今湖北江陵縣北)。但是,直至唐代,見于史冊的江南毛姓人物僅有東漢時以孝行著稱的廬江(今屬安徽)人毛義、巴西郡(治今四川閬中縣)丞毛植等幾人,這說明毛姓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fā)展繁衍。《廣韻》說,毛氏本居鉅鹿(今河北平鄉(xiāng)),因避難而遷居滎陽(今屬河南)。《古今姓氏書辨證》說:“唐時滎陽、河陽(今河南孟縣)、北地(今甘肅寧縣)毛氏世系皆具《元和姓纂》”。現(xiàn)在見到的《元和姓纂》無此內(nèi)容,但可知唐代的滎陽、河陽、北地是毛氏的重要聚居點。唐末五代以后,毛氏除居于河南、河北、北京、山東、山西、甘肅者外,主要是稱盛于江南。因此,自北宋至今的一千多年間,毛姓著名人物絕大多數(shù)都出在南方。其分布地主要有:今浙江衢縣、黃巖、杭州、余姚、江山、溫州、諸暨、遂安、松陽、寧波、蕭山、吳興、遂昌,江蘇武進、昆山、常熟、宜興、吳縣、嘉定、陽湖、太倉,上海,安徽合肥、定遠,江西南昌、新昌、豐城、吉水、鄱陽,湖南平江、長沙、湘潭,福建長泰、建安,湖北公安、麻城,廣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夾江、仁壽等地,幾乎遍布江南。

    《姓氏考略》稱,毛氏“望出西河、滎陽”。“望”指郡望或望族。這是說魏晉至隋唐時期,毛氏在西河郡、滎陽郡為顯貴的家族,人丁興旺,英才輩出,為當?shù)厮鐾N骱涌さ闹嗡诮裆轿麟x石縣,滎陽郡的治所在今河南滎陽市。

    毛氏自大陸移居臺灣,始于清代。據(jù)臺灣有關(guān)文獻記載,清朝雍正年間(1723年至1735年)末期,大陸移民毛姓人與郭、蔡、尤、李、陳5姓合墾于苗栗苑里;不久,又有福建漳洲龍溪人毛士釗渡海入臺,進行開墾;此后,閩、粵毛氏又有一些人遷到臺灣。目前,毛姓在臺灣姓氏中排名第98位。

    近代以來,一些毛姓人離別故土,走出國門,徙居海外,不斷開拓新的事業(yè),以求更大的發(fā)展,現(xiàn)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

    毛姓早期的名人是毛遂。毛遂是戰(zhàn)國時趙國平原君趙勝門下的食客,原無所著名。趙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平原君到楚國求救,毛遂自請隨往,到楚后,平原君與楚王談合縱,不得要領(lǐng),至日中不決,毛遂按劍迫楚王,直說利害,說服楚王同意與趙合縱。從此,“毛遂自薦”成為自告奮勇、自我推薦的典故,家喻戶曉。

    在中國古代史上,毛姓對文化藝術(shù)上的貢獻最為突出,具體表現(xiàn)是多文學之士和擁有龐大的畫家群。西漢時有魯(郡治今山東曲阜一帶)人毛亨,相傳是古文詩學“毛詩學”的開創(chuàng)者,世稱“大毛公”;還有趙(郡治今河北邯鄲西南)人毛萇,相傳是“毛詩學”的傳授者,稱為“小毛公”。五代時前蜀有高陽(今屬河北)籍詞人毛文錫。宋代有詞人毛滂,其詞別樹清圓明潤一格,自然深摯,秀雅飄逸,對陳與義、朱敦儒等人的創(chuàng)作都有影響;還有學者毛友誠、毛晃。明末有藏書家毛晉,江蘇常熟人,藏書達8.4萬余冊,曾校刻《十三經(jīng)》、《十七史》等,為歷代私家刻書最多者。清初有文學家毛先舒和經(jīng)學家、文學家毛奇齡,又有毛際可,時稱“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清初還有小說評點家毛宗崗,曾評刻《三國演義》,整理成今日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毛姓最早、最著名的畫家是毛延壽。據(jù)舊題漢劉歆撰《西京雜記》載,毛延壽是西漢元帝時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為宮廷畫師,善畫人像,無論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元帝后宮嬪妃眾多,不得常見,因命毛延壽等畫工圖形,按圖召幸。諸宮人皆賄賂畫工,獨王嬙(即王昭君)不肯,遂不得見。后來,匈奴求美人為閼氏,王嬙自請前往,臨行時,漢元帝召見,發(fā)現(xiàn)其貌為后宮第一,事后追究此事,將毛延壽等畫工皆棄市(在鬧市處死)。毛延壽之后,毛姓書畫家層出不窮。例如:南朝齊有毛惠遠,師顧愷之畫馬,更善畫人物列女,為當時一流畫家;其弟毛惠秀善畫佛像人物故實,其子毛棱師父畫法,善于布置。南朝陳有毛喜,是善寫草隸的書法家。唐代有毛婆羅、毛嵩,均以善畫而著名。宋代有毛松,善畫花鳥及四時景物,其子毛益,工畫翎毛花卉,其孫毛允升,亦工畫花鳥;還有毛存,工畫竹墨水石,毛政,工畫神像、山水,毛信卿,以畫竹著名,毛文昌,畫村野人物,備具風概。明代有毛世濟,以善畫菊著名。清代有毛庚,以刻石擅名。

    近現(xiàn)代,毛姓最著名的人物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lǐng)袖和導師毛澤東。

    僑居海外的毛姓華人,也涌現(xiàn)出一些杰出人才,其中,美國的毛宗宏,擁有財富2億多美元,被列入“世界華人億萬富豪榜”。

    毛姓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華姓氏中名列第76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27%,分布很廣,以浙江為最,約占全國漢族毛姓人口的31%,其次,廣西、四川、湖南也較多,上述4省區(qū)毛姓約占全國漢族毛姓人口的62%。毛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數(shù)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東晉十六國時氐族有毛氏;金時女真人有毛氏;清代貴州安順府土司有毛氏;彝族姓俄母氏,漢姓為毛;瑤、彝、滿、回、白、高山、蒙古、土家等民族也都有毛姓。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shù)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