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hè——因避諱而改成的姓
賀氏本為慶氏,后因避諱改為賀氏。所以,談賀氏必須先弄清慶氏的起源。《通志·氏族略》云:“慶氏,姜姓,齊桓公之子公子無虧之后也。無虧生慶克,亦謂之慶父,名字通用,是亦以字為氏者。”按,齊桓公姓姜,名小白,是“春秋五霸”中第一個霸主。他有個孫子叫慶克(因古代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故慶克又稱公孫慶克)。慶克的兒子名封,以父親的字為姓氏,叫慶封,從此便有慶氏。
慶封在齊景公時任左相,與右相崔杼在感情上有裂痕,于是乘崔杼家中發生內亂之機,指使盧蒲嫳攻殺崔抒的兒子,盡滅崔氏,自任相國,獨攬朝政。慶封自認為政敵已除,無所顧忌,便把政事交給兒子慶舍處理,自己只管喝酒打獵,因而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滿。齊國的大族田、鮑、高、欒氏經過密謀,乘慶封外出打獵之機,發兵攻殺慶氏。慶封返回途中聞訊后,先逃往魯國,后又逃到吳國。吳王余祭把朱方(在今江蘇丹徒縣東南)賜給他。慶氏族人聞訊趕來相聚;因此慶氏比在齊國時還要富裕。至東漢安帝時,為避漢安帝父親劉慶的名諱,慶封的裔孫慶質(一云慶純)以慶、賀二字意相近之故,改為賀氏。此即《元和姓纂》所云:“慶封以罪奔吳,漢末徙會稽山陰,后漢慶儀為汝陰令,慶普之后也,曾孫純避漢安帝父諱,始改賀氏。”實際上,當時全國都避諱“慶”字,所以改姓者并非慶質一家,而是凡姓慶者均改為賀氏。
賀氏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出自河南。北魏孝文帝自大同遷都洛陽后,將北方鮮卑族復姓賀賴氏、賀蘭氏俱改為單姓賀氏,從而為賀姓擴充了人口。
據《元和姓纂》記載,慶質的孫子叫賀齊,為三國時吳國大將軍,齊的孫子賀劭任中書令,劭的兒子賀修在西晉任太子太傅,修的12世孫賀德仁為唐太子中書舍人,德仁的侄孫賀默為彭州刺史,德仁的侄曾孫就是唐玄宗時秘書監賀知章。又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南北朝時,后燕有清河太守賀耕,南涼(都樂都,今屬青海)有將軍賀連,宋朝時有忻州定襄(今屬山西)賀氏、易州(今屬河北)賀氏、開封陳留(今屬河南)賀氏、蔡州(今河南汝南)賀氏、洛州(今河南洛陽)賀氏、濟南(今屬山東)賀氏、會稽(治今浙江紹興)賀氏、齊州臨邑(在今山東境)賀氏、密州(今山東諸城)賀氏等。其中,會稽郡賀氏和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市)賀氏族大人眾,所以,《姓氏考略》說,賀氏“望出會稽、河南”。洛陽的賀氏以鮮卑族居多。此外,姓氏書所列賀氏郡望還有廣平。廣平郡的治所在今河北雞澤縣東南。
西晉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賀循,在瑯邪王司馬睿(晉元帝)鎮建康時,任太常、左光祿大夫等職,是支持司馬睿的江南士族領袖之一。北魏有雍州刺史、關中大行臺賀拔岳,一名阿斗泥,為鮮卑族。隋朝有河南洛陽人賀若弼,曾大破陳軍于蔣山(即鐘山,在今江蘇南京),以功進爵宋國公,官至右武侯大將軍。唐朝有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賀知章,少因文詞知名,后以“清淡風流”為世人所頌慕,工書法,尤擅草隸,詩以七絕見長,通俗而時有新意,是詩人和書法家。北宋有衛州(今河南衛輝)人賀鑄,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是著名詞人,其詞善于錘煉字句,又常運用古樂府及唐人詩句入詞。明末有農民起義軍將領賀一龍、賀錦。清初有文學家賀貽孫,江西永新人,明亡隱居,清康熙時以博學鴻詞薦,削發逃入深山,能詩文,有《詩筏》、《水田居士文集》等。清代還有湖南善化(今長沙)人賀長齡,號耐庵,道光時歷任江蘇、福建、直隸等省布政使,貴州巡撫,云貴總督等職,主張查禁私種罌粟和吸食鴉片,重視經世致用之學,著有《耐庵詩文集》;湖南邵陽人賀金聲,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領導邵陽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利用宗教進行侵略,豎起“大漢佑民滅洋軍”旗幟,發布“飭令各國洋人撤出湖南揭貼”,不久被湖南巡撫俞廉三殺害。近現代有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賀龍,湖南桑植人,建國后歷任西南軍區司令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賀昌,山西離石人,曾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后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賀炳炎,湖北松滋人,建國后歷任成都軍區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司令員等職。于此可見,賀氏英才濟濟,代不乏人。
大陸賀氏移居臺灣,始于清代,早期主要是開墾,后在臺繁衍發展。近代以來,一些賀姓人離別故土,走出國門,徙居海外,不斷開拓新的事業,以求得到更大的發展,現主要分布于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及歐美一些國家。
賀姓雖然只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但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華姓氏中名列第97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18%,分布很廣,以湖南、山西居多,這兩省賀姓約占全國漢族賀姓人口的31%。賀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除了上面已敘述者外,宋代西夏人有賀姓;苗族吉學氏,漢姓有賀氏;土族賀爾加氏、賀爾基氏、蘇賀氏,漢姓均為賀;裕固族呼郎嘎特氏,漢姓為賀;新疆錫伯族何葉爾氏,漢姓為賀;遼寧沈陽錫伯族賀在爾氏,漢姓為賀;滿、回、布依、撤拉、傈僳、蒙古、東鄉、俄羅斯等民族也都有賀姓。作者:謝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