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另類宰相張齊賢

2013/11/20 11:35:17 點擊數: 【字體:

另類宰相張齊賢
張齊賢突然跑過來,往路中間一跪攔住圣駕。李玉明 繪
 
    張齊賢,北宋洛陽人,飯量特別大,一人抵5人,曾一次吃掉5大盤牛肉;進士出身,先后擔任通判、樞密院副使、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分司西京洛陽太常卿等官職,終年72歲。

  畫地十策,兩度拜相,抗擊遼軍,糾正錯案,工作中有建樹。

  飯量雖大,度量卻小,凡事計較,遭人非議,個性上較另類。

  翻閱史書,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張姓人氏當皇帝的不多,但當宰相的很多,歷史上共有63位張姓宰相,僅唐宋時期,就有張九齡、張說、張齊賢等幾位張姓宰相。

  其中的張齊賢,是北宋時期頗有個性的宰相,他的故事,挺有趣。

  一

  張齊賢特別能吃。他的胃,好像永遠處于不飽和狀態,一個人的飯量,竟抵得上5個人。

  張齊賢幼時家貧,常常沒有飯吃,到了十七八歲,他飯量大增,但從來不敢敞開肚皮吃,只有逢年過節殺豬宰牛敬神時,才可以大吃一頓。有一天,他實在太餓了,看到別人殺牛,就坐在那里不走,人家同情他,把剝下來的牛皮給了他,他回去不知怎么弄了弄,就全吃進肚里去了。

  有一天,正逢宋太祖趙匡胤出巡西京洛陽,張齊賢早早起來,手中拿著事先寫好的材料,準備來個毛遂自薦。別人自薦,采取的是“投檔”的辦法,就是把事先寫好的自薦信,恭恭敬敬遞交有關部門,然后轉呈皇帝。但張齊賢自薦,實在是太魯莽了,他準備直接上路攔駕,面見皇上展示自己的才干。

  當時宋太祖正在洛陽街頭巡視,儀仗十分威嚴。就在這種氛圍里,張齊賢突然跑過來,往路中間一跪攔住圣駕。隨從的官員問他干什么,他說要向皇上提一些合理化建議,為國家建言獻策。趙匡胤一聽,這是好事啊,就對隨從說:“把這個人帶上,回到宮里再談。”

  可到了宮里,張齊賢卻不抓緊時間匯報方案,而是吸著鼻子到處聞。原來,時近中午,御廚正在準備午飯,張齊賢的鼻子尖,一下子就聞到了肉香。看他跟饞嘴貓似的,宋太祖吩咐:“讓這個人和侍衛們一起吃飯吧。”

  誰知張齊賢不但鼻子尖,眼睛也很管用,他看到廚房有一大盤子熟牛肉,抓起來就吃,三口兩口就把一盤牛肉吃完了。旁邊的人看到他的吃相目瞪口呆,連宋太祖也很吃驚,招手對侍衛說:“再給他端些肉,看他還能吃多少。”侍衛又端來一盤牛肉,張齊賢并不搭話,低頭便吃。

  這盤吃完了,他好像還沒吃飽,不看皇帝,只看廚房。于是侍衛又端出一盤牛肉,這盤牛肉堆得滿滿的,若是一般人,根本吃不完,可張齊賢又把它報銷了。宋太祖看張齊賢吃起來沒完,走過來敲敲他的頭,說:“停一下,停一下,我問你幾個問題,看你能不能答上來。”哎呀,這個張齊賢真是奇人,盡管頭被敲得“咚咚”響,還是連頭也不抬,一個勁兒往嘴里塞牛肉,邊塞邊說:“皇上您問吧,我邊吃邊答。”

  于是宋太祖一連問了十個問題,張齊賢邊吃邊答,嘴上忙不過來時,就用腳畫地,進行“圖解”,總之是不耽誤吃肉。就這樣,又一大盤牛肉下了肚,他才回答完皇上的提問,然后抹抹嘴,站在一邊。

  宋太祖很驚奇,覺得這個人與眾不同,連連點頭,說:“奇人,奇人,飯量大,學問也好,還能吃嗎?”張齊賢有點兒不好意思了,滿嘴油乎乎的,低聲說道:“就看皇上讓不讓我吃了。若讓我吃,還能吃三大盤。”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都大笑起來。宋太祖也憋不住了,笑著說:“難道你就吃不飽嗎?”他轉身對還沒吃上飯的侍衛說:“你們干脆也別吃了,把熟牛肉都給他帶上,讓他回家再吃吧。再給他一些金銀,讓他安心讀書,來年好去應試。”

  宋太祖回到京城汴梁,對弟弟趙匡義說:“我這次巡視西京,最大的收獲是發現了一個奇人,名叫張齊賢,他將來可以做你的宰相。但這個人我現在還不能用,讓他再讀些書,再歷練歷練。”

  二

  其實,張齊賢飯量大,那是因為家窮,從來吃不飽的緣故。宋人筆記《青瑣高議》中有一篇文章記載,張齊賢入仕前,雖然貧窮,但很灑脫,從來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就那樣身穿布衣站在洛陽道上,等待路人的施舍。一日,十來個盜賊在洛陽一家酒館大吃海喝,人皆躲避,不敢去就餐,唯獨張齊賢徑直向前,拱手道:“我實在貧困,想向諸位一求醉飽,不知可否?”群賊大喜,其中一廝說:“秀才能屈尊入席,有啥不可!只是我輩粗魯,恐為秀才所笑。”

  張齊賢說:不妨不妨,于是入席。席間,眾人談到世相人倫,盜賊中有人自卑,說:“我等為盜為賊,是沒有辦法的事,其實內心不安,終日惶惶。”張齊賢說:“為盜之人,也并非都是碌碌無能之輩,只是一時窮困,無奈走上歧路罷了。我也是慷慨之士,與諸位有什么可見外的呢?”于是他取來大碗,篩滿酒,一飲而盡。他一連飲了三大碗酒,面不改色,氣定神閑。群賊大為感慨,都說:一個讀書人,能如此放下架子,實在難得。

  張齊賢也真是餓極了,又取來豬腿,掰為數截,狼吞虎咽。群賊見了,更為驚駭,再次感嘆道:“真是宰相之才啊!不然的話,怎能這樣不拘小節呢?你將來當了宰相,必定會顧念我們為盜之不得已,我等愿意與你結成朋友。”

  臨別,群賊以金帛相贈,張齊賢也不推辭,重負而歸。

  以上故事,多為洛陽民間所流傳,但攔駕獻策一事,就是歷史典故“畫地十策”的來歷。之后的張姓人家,都愛用此典。曾有一張姓祠堂中刻有這樣的楹聯:西都十策,金鑒千秋。

  上聯中說的“西都”,就是北宋西京洛陽,“十策”呢,自然是張齊賢邊吃牛肉,邊用腳畫地獻上的“十策”;下聯用的是關于張九齡的典故,此人乃是盛唐詩人,當過宰相,著有《千秋金鑒錄》,因其也姓張,遂成為張姓人家的驕傲,所以也上了祠堂楹聯。

  追究起來,洛陽民間傳說中說張齊賢“獻策吃肉”,確實有些夸張。其實張齊賢攔駕獻策,這事是有的,但他絕對沒有當著宋太祖的面大吃牛肉。當時他懷揣十條建議攔住圣駕,宋太祖把他帶到洛陽行宮,他立即以手畫地,條陳十策。宋太祖聽了,認為其中四條合乎自己的想法,可以采納。但張齊賢非常固執,堅持說十條良策都應該采納。宋太祖不準,他竟然與宋太祖爭執起來,宋太祖氣得要殺他,被別人勸下了。由此,宋太祖記住了這個人才,本想委以重任,但面子上下不來,就建議自己的弟弟即位后,起用張齊賢當宰相,說此人幾年后可堪大用。

  再查查史書,關于張齊賢之能吃,確實記載得清清楚楚,不過史書用詞比較文雅,稱他為“健啖”;又說他“體質豐大,飲食過人”,由于早年家貧,沒有肉吃,所以他做官后特別喜歡吃肉,吃得白白胖胖的,模樣很可愛。他到安州(今廣西欽州市)任知州,當地廚師中有好事者,聽說他能吃,想搞清他飯量到底有多大,就在他請客人吃飯時,專門提來一個金漆大桶,看見他吃什么,就照樣往桶內放上一份,他喝一杯酒,也向桶內倒上一杯。

  宴會結束,大家過來一看,乖乖!“酒漿浸漬,漲溢滿桶”,只見一個金漆大桶,已經裝得滿滿當當,都是酒菜——要知道,與之等量的飯菜,可都裝進張宰相肚中了!消息傳出,全城轟動:張大人真是能吃!

  當時,汴梁城內有一座佛寺天壽院,所制風藥黑神丸相當有名,用來祛風活血、疏通經絡,甚為見效。這是一種保健丸藥,一般人進服,小小一丸也就足夠了,但張齊賢卻以“五七兩為一大劑”,夾在燒餅當中,三口兩口就吃下去了,簡直有點兒“把藥當飯吃”的意思。

  可是,張齊賢并非“酒囊飯袋”,他很有主見,目光遠大,遇到大事頗有前瞻性。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后,其弟趙匡義即位(更名為趙光義,后又更名為趙炅),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上任伊始,四下里網羅人才,突然想起哥哥生前交代的話,就開始提拔張齊賢。時任宰相趙普,也向朝廷舉薦張齊賢。后來,宋太宗想擢拔張齊賢為進士,因為主考官沒給張齊賢好名次,他心里還有點兒不高興。

  張齊賢做事敢于擔當,頗有政績。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宋大將曹彬、潘美率軍北伐攻遼,結果大敗而歸,名將楊業戰死沙場。張齊賢主動請纓,去前線接管軍務,結果旗開得勝,大敗遼軍,斬敵首數百級,繳獲戰馬兩千匹,并繳獲大批器甲。在宋軍攻遼的所有戰役中,僅此役勝。所以,幾年后張齊賢頻頻升官,當了宰相。

  張齊賢當宰相時,他的母親孫氏已80多歲了,被封為晉國太夫人,經常到皇宮里作客。宋太宗贊她福壽雙全,有個好兒子,除賞賜之外,還寫了幾道手詔專門問候,大家都覺得張齊賢很有面子。老太太去世后,張齊賢七天不吃飯,直到守喪結束。如此能吃之人,此時卻能忍住不吃,足見他的孝心。        

  三

  但是,“肚量”驚人的張齊賢,“度量”卻不大。有一天在行香所(舉行禮佛儀式的地方),他對副宰相溫仲舒說了一些粗話,御史中丞張詠當時也在場,聽后覺得不舒服,就指責他有失大臣風度,并上表彈劾他。張齊賢深以為恨,從此不搭理張詠。張詠的親家王禹偁是個大詩人,也寫文譏諷過張齊賢,張齊賢就給他安了個罪名,將其貶出京城。王禹偁的詩文好,人人皆知,可張齊賢想把張詠、王禹偁一塊兒搞掉,就向宋太宗打小報告:“張詠本來不會寫文章,他那些奏章,都是其親家王禹偁代筆。”張詠聽說后,跑到太宗面前為自己辯解:“我苦心鉆研學術,無人不知,張齊賢這是誣蔑我啊!”太宗讓張詠把平生著述呈上,坐在龍圖閣里翻看,還沒看完,就下令給張詠賜坐,又吩咐黃門太監把自己常用的一把紅綃金龍扇賜給張詠驅暑。這等于皇上直接肯定了張詠,間接批評了張齊賢。

  張齊賢當宰相后,過去為他服務的仆役都得到了提拔,唯獨有個名叫王富生的,始終沒有得到升賞。王富生很委屈,找了一個機會,雙膝跪下對張齊賢哭訴:“老爺,我侍奉您多年,那些和我同來的仆人都提升了,您怎么總是不提升我呢?”說罷哭泣不止。

  張齊賢臉一沉,說:“如果不和你說清楚,你還要怪我一輩子呢!你記得在江南的時候,一次宴會上,你偷了幾只銀杯的事嗎?這件事我藏在心中30年了!我是宰相,可任免百官,自然要提拔德才兼備之人。而你是個小偷,怎能讓你做官呢?所以只能讓你留在我身邊,免得出去危害百姓。”

  他說這話也在理,但他接著又說:“我今天指出你的行為,你自然覺得羞慚,這樣一來,你留在我身邊也不合適了。我現在給你一筆錢,另謀生計去吧!”他擔心對方日后挾恨報復,這就有點兒小心眼了。 

  張齊賢退休后回到洛陽,住在唐代宰相裴度留下的午橋莊,此地風景優美,是洛陽八小景“午橋碧草”之所在。他每天看看松竹,聽聽琴音,與一幫文人飲酒作詩,優哉游哉,自得其樂。也就是在這段日子里,他寫下《洛陽縉紳舊聞記》,共5卷,詳細記述了洛陽縉紳的奇聞軼事,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史料。

  張齊賢72歲時病死于洛陽。據說這位能吃的宰相,臨終前還喝了滿滿一碗人參湯。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網(2007-07-1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