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寧縣小界鄉有個王溝村。相傳很早以前,王溝村并非此名,而被稱為上皇姑村;與該村相照應,在東宋鎮還有個下皇姑村,即如今的下王溝村。
相傳,上皇姑村與下皇姑村的村名來歷都與劉秀的三女兒皇三姑有關。
據說,當年劉秀被王莽追殺,他的妻兒四散逃亡,三女兒皇三姑流落到了現在的王溝村和下王溝村一帶。有一天,皇三姑在討飯時被村里的一對好心夫婦收留,并認作干女兒。不久,夫婦倆相繼去世,家中的哥嫂將皇三姑視為累贅,冷眼相待。
皇三姑經常忍饑挨餓,不僅頭上生有膿瘡,頭發還開始脫落,相貌變得十分丑陋,哥嫂因此更加厭惡,將她趕出了家門。皇三姑四處流浪,常因相貌丑陋被人嘲笑。
一天,她一路向東乞討,黃昏時來到一個村莊。一位老人見她可憐,便給了她一碗黑豆面稀飯,饑腸轆轆的她一飲而盡。晚上,她和老人擠在磨房中睡了一夜。第二天醒來后,皇三姑驚奇地發現,頭上竟重新長出了黑色的秀發。她到小河邊梳洗,發現臉上、身上的膿瘡也奇跡般地痊愈了。
后來,皇三姑為了感謝那位老人,就留在了老人身邊。她將老人視為自己的母親,精心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老人也將皇三姑視為女兒,對她愛護有加。
數年后,劉秀建立東漢政權,派人到豫西地區尋找女兒。當來人找到皇三姑時,她已奄奄一息,還沒等太醫趕到,她就離開了人世。劉秀心痛不已,下旨厚葬女兒。后來,人們為了紀念皇三姑,便將她住過的兩個村子分別命名為上皇姑村和下皇姑村。 (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