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欒川出現了一支很有名的隊伍,號稱“十大連”,約有3000人馬,以“剿匪為名”而創建,統一著裝,建制公開,名為地方民團,實為盤踞土匪。其首領李起鳳率“十大連”橫行鄉里數年。研究這支武裝,對了解豫西匪患成因十分有利。
記者每到一處采訪,總愛收集舊時民謠。民謠具有時代印記,可喚起歷史的記憶。洛陽晚報記者曾在欒川三川鎮聽過一則民謠:“頭天過紅軍,秩序可平穩;隔天‘十大連’來,活像過刀客。”
分析這則民謠,有兩層意思。
第一,紅軍從三川鎮路過,不擾民,秋毫無犯,社會秩序平穩。而“十大連”來,騷擾百姓,活像刀客(土匪)。
第二, 從“活像”二字上分析,“十大連”的公開身份不是土匪,但其行為像土匪,民謠用“活像”二字,表明對其的厭惡。
那么,“十大連”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其結局又如何呢?
1 好一個亂世,“十大連”產生的時代背景
歷史上欒川建置多變,夏商為有莘之野,漢魏置亭,唐代置鎮,北宋置縣,金代廢縣改鎮,元、明、清均置鎮。民國置區,隸屬陜州盧氏縣。
這就是說,民國時無欒川縣稱謂,只有欒川區(或欒川街),如今屬欒川縣的潭頭、秋扒、獅子廟、合峪、大清溝等鄉鎮當時屬嵩縣,而陶灣、欒川、冷水、叫河、三川等鄉鎮當時屬盧氏縣,當時盧氏縣城和嵩縣縣城距欒川街皆遙遠,鞭長莫及,土匪叢生,社會混亂。
說來也怪,當時欒川行政區劃與南陽無關,軍事上卻屬南陽管轄,民國10年以前,欒川駐有“南陽巡防營”,群眾呼為“南陽隊”,這類隊伍屬地方武裝,清朝時稱“禁”,隊員稱“禁丁”。民國初期,豫西此類武裝改稱“局子”,首領稱“局長”,班長稱“棚頭” ,隊員稱“局丁”。
當時天下大亂,中原大亂,豫西大亂,再偏僻的鄉野,也是三天兩頭“過隊伍”,這個軍、那個旅、本地刀客、過境土匪、凱旋之師、敗軍之將、地痞流氓、散兵游勇,走馬燈似的你來我往,吃喝搶奪,奸淫燒殺,輪番為禍,民不聊生。老百姓就干兩件事,第一件事是躲兵,第二件事是“跑匪”,“跑匪”就是躲刀客,各地為了對付刀客,筑寨御匪、建立民團武裝——“十大連”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
2 好一個亂象,“十大連”應運而生
當時欒川一帶,局子多如牛毛,基本一個保(10戶為甲,10甲為保)一個局子,多則二三十人,少則七八個人,甚至六七個人就是一個局子,用土槍鳥銃維持秩序。土匪多,小局子管不了,就要靠大局子。當地的付、楊、尤三大姓商議后,推薦石廟鎮(時稱大王廟)局子的局長李起鳳挑頭,組建“欒川總局子”,對付土匪。
李起鳳,字騰蛟,大王廟李家莊人,出生于大家族,其父輩兄弟3人繁衍13個男兒,人人喜歡結友,個個剽悍好勇,老大李起龍領家,老二李起鳳不耕不讀,專交官、紳、俠、匪,下面還有老三李起志(綽號李野貓)等11個剽悍兄弟。李起鳳當上總局長之后,立即連人帶槍整合了許多小局子,設置了10個戰斗單位。
這10個戰斗單位號稱“十大連”,1931年秋正式統一著裝,每連110人,共有2900多人,擁有步槍2700余支,***100余支,設立有秘書處、財政處、庶務處、交際處、息訟處、軍械處、糧秣處、招待處。從這些建制來看,“十大連”絕非一般的地方民團,而是建制齊全的地方軍政組織,用李起鳳的話說,這叫地方自治,他學的是南陽“宛西地方自衛團”司令別廷芳。
李起鳳讓“十大連”的連排長輪流到“宛西地方自衛團”的“教導團”接受軍訓,并于1933年成立了自己的“教導隊”,煞有介事地練兵備戰。他還聘“紅筆師爺”李寶安擔任秘書處處長。李寶安是欒川北街人,飽讀詩書,滿腹計謀,李起鳳很器重他。
那么,這看似正兒八經的“十大連”,后來都干了些啥事兒呢?
3 好一個“坐山虎”,橫行鄉里肆無忌憚
“十大連”人多勢眾,勢力覆蓋方圓200里。他們干的第一件事是“攬槍”,即把中小局子的槍強行收繳。第二是殺害、排除異己,李起鳳剛當上總局長時,總懷疑別人不服他。
一日,他帶著30名局丁從廟子返回欒川,晚8時走到朝陽村準備過河,七里坪局丁以為是過匪,朝他們開了槍,雙方打了一陣,其實并未打死人。但李起鳳懷疑是一個鄉紳辦他難堪,便派人槍殺了那名鄉紳。
接著他聽說欒川西街的付國棟(里長)說“李小云(李起鳳的乳名)來到欒川燒開(顯擺)了”!李起鳳大怒,遂派殺手私下買通付國棟的護兵吳某,吳某開門放入殺手,殺手把付國棟槍殺于院內。
1931年年底,李起鳳又聽說雷灣紳士常樂英對他有看法,就交代弟弟李野貓把對方干掉。李野貓派自己的護兵,長時間跟蹤常樂英,1931年5月的一天,常樂英從石寶口去河北村走親戚,剛趟過河彎腰穿鞋,就被打死在河沿上了。
4 好一個公審大會,3萬人目睹李起鳳被處決
李起鳳利用“十大連”獨霸一方,實行所謂“軍政合一”一系列自治政策。
第一,重新清丈土地。1932年,李起鳳建立“清丈土地委員會”,清丈了全區(包括三川、冷水、叫河)所有土地,按金、銀、銅、鐵、錫5級標準造冊登記,然后統一折成金地畝數,形成《地畝冊》,名曰“地件”,再根據這些“地件”征糧派款,這一來不要緊,等于廢除了國家標準,農民土地的多少與優劣,完全由李起鳳操縱的“清丈土地委員會”說了算,他實際上成了“土皇帝”。
第二,公然違背禁煙(鴉片)令。李起鳳讓農民種植大麻,傳說盧氏縣縣長來欒川視察,見漫山遍野開滿“毒花”,剛想過問此事,李起鳳察言觀色,馬上吩咐手下說:“槍都上膛!這道溝有刀客,可不敢久留,快保護縣長撤離!”幾個護兵不由分說,架起縣長就走。
李起鳳太強勢,得罪了很多人,有人想殺他。常樂英被殺后,其弟常樂奎發誓要為兄報仇,他聯絡了八九個人,本想趁李起鳳去黑虎廟看戲干掉他,但當晚李起鳳帶的護兵較多,常樂奎沒敢下手。農歷二月十二日,由內線(“十大連”的一李姓排長)約李起鳳打牌,牌場設在藥鋪小套房內,但槍手開槍后,子彈從李起鳳左顴骨下部進去,從嘴里出來,只打掉了李起鳳兩顆大牙。李受傷后立即打滅油燈,溜到桌下順門躥出,逃脫了。
事后,李起鳳和他的“十大連”更加瘋狂了,只要看見外地武裝入境,不問青紅皂白一律追殺,但“十大連”的戰斗力很差,還曾被經過此地的紅軍狠狠打擊過兩次,打得“十大連”落花流水。
“十大連”也就是在老百姓面前逞能而已,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125師373團入欒全面剿匪時,李起風馬上落入法網,并于1949年11月17日在3萬人的公審大會上被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