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繕古民居古樸更誘人
6月17日上午,陽光明媚,記者走進村子,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數百年的古槐,襯托出衛坡的幽靜與古樸。約180米長的古街兩旁,盡現高大的門樓、青石制成的下馬石、造型精美的石鼓。古民居古樸的匾額、厚重的木門、精美的雕刻似乎在向我們講述它們身后的故事。
魏紫旅游開發公司董事長魏朝輝向記者介紹了古民居的保護和修繕。
衛坡古民居建于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間,現存建筑5000多平方米,房屋248間,院落16所,窯洞26孔,形成了集祠堂、私塾、繡樓、南北老宅于一體的較完整的封建官宦家族宅院。宅院青磚瓦舍,布局對稱,保存有大量木雕、磚雕、石雕、匾額等藝術品。房上有五脊六獸、獅子海馬等裝飾,展示出清代民間建筑的藝術風格,在豫西地區較為少見,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魏紫公司對古民居進行修舊如舊、保持原貌的保護修繕,目前已完成衛氏北祠堂西廂房、部分古民居和靠山窯等古建筑的修復工作。
走進已完成修繕的以衛氏祠堂和3所古民居為樣板的老街修復點,竟有了穿越歷史的感覺:飛檐走壁、青磚灰瓦,融進明清厚重的民間建筑文化,也蘊含了衛氏家族昨天的故事。
古民居帶您穿越歷史
衛坡村,清順治年間由衛氏家族始祖衛天祿遷洛,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天祿公遷居此地有“三慕一望”:一慕名都洛陽,二慕名花魏紫牡丹發祥地,三慕寶地魏孝文帝陵之側;一望:望此地三面環溝,背靠邙嶺,溝中有水,水流蜿蜒,魚蝦漫游,山明水秀,古樹成林,出門可觀邙山景,居家可聽流水聲,真是寶地一處。
現存的衛坡古民居,是清代一處中層官宦住宅,氣勢非凡,錯落有致,建筑精美,內涵豐富,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歷史文化名村,首批河南古代民居民間建筑保護單位。衛坡村2014年4月被國家評定為“中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
目前,衛坡村“中國傳統村落暨美好鄉村”文化旅游項目已全面展開,魏紫旅游開發公司正在對古民居進行保護修繕,對衛坡水庫東邊的窯院進行翻新,合理開發利用,重現古民居的魅力和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