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走進南陽 >> 印象南陽 >> 瀏覽南陽

南陽漢文化

2013/11/8 11:09:42 點擊數: 【字體:

 
    東漢時期時期南陽作為劉秀的“發跡之地”,便有了“帝鄉”之稱。那個時候的南陽成了和京都洛陽并稱的大都市,被稱為“南都”或“陪都”,政治經濟高度繁榮。在南陽誕生的以“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漢文化的歷史名人。
  
    日本學者曾經這樣說過:“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開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漢文化只能去河南南陽。”
  
    南陽枕伏牛而登江漢,綿三山襟帶群湖,地理位置優勢明顯,較早的奠定了其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背景,涌現出了大批杰出人物在各自領域都取得了世界性的功績,為盛世的漢文化增色添彩。如今南陽人為紀念杰出人物在歷史上所做的貢獻,為張仲景修建了醫圣祠,在張衡墓的原址建起了張衡博物館,臥龍崗上諸葛亮躬耕地也修成了武候祠,而漢畫館則陳列著南陽數十座漢墓中出土的2000余件漢畫像石。這“兩祠”、“兩館”忠實記錄著南陽歷史上的這段輝煌,但更重要的是它們也記錄著一博大精深的漢文化。
  
    南陽武侯祠座落在淯水河畔的臥龍崗上。“千古人龍”金字匾額的山門是武侯祠的起點建筑。拾級而上,穿過鐫刻有“漢昭烈皇帝三顧處”石碑坊和仙人橋,迎面就是祠院的主體建筑--大拜殿。過了大殿,就是諸葛亮當年隱居攻讀的地方——諸葛草廬。武侯祠的廊壁間鑲嵌的三百余通碑刻,殿堂上數不清的匾額楹聯。像岳飛書寫的諸葛亮《出師表》碑刻歷來受到國內外書法愛好者的推崇。
  
    座落于南陽城東郊的醫圣祠是東漢偉大的醫藥學家、醫圣張仲景的墓祠所在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仲景的不朽名著《傷寒雜病論》熔理法方藥于一爐,開辯證論治之先河,構建了貫通古今的中國醫藥思想體系。祠內雕梁畫棟,崇樓高閣,綠樹翠竹,清雅密靜。
  
    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是我國漢代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墓園所在地。張衡被稱為“科圣”,在眾多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世界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地動儀”和世界第一臺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渾天儀”都由他發明創造。目前張衡墓園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由漢闕、山門、門房、拜殿、角樓、石像生、渾天儀、地動儀雕塑景點組成。
 
    要全面感知認識漢文化,你一定要到南陽市區西南角的漢畫館去看一看。它是我國規模最大、藏品最多的漢代石刻博物館。漢畫館館藏畫像石數量已逾兩千,按內容分為天文、百戲、角抵、社會生活、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被譽為“形象化的漢代百科全書”。
  
    魯迅先生說:“惟漢代藝術,博大沉雄。”歷經數千年,漢文化依舊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如果你想在彌漫著漢文化的天地中盡情呼吸,那就請打開南陽這本漢文化的古籍吧,在“兩祠”和“兩館”所洋溢的漢魂舞風中,體味漢文化的絢麗與輝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南陽市委統戰部(2011-10-1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