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許昌

董村木桿秤:“老行當”的“新青春”(2)

2013/12/25 9:49:09 點擊數: 【字體:

  老技藝面臨新挑戰 保護計劃已啟動

  木桿秤,被人們賦予了公平、嚴明的寓意,作為商品流通的重要度量工具,活躍在中國的大江南北,活躍在人們的生活之中。然而,大概從1998年開始,木桿秤的市場銷量開始下滑,受***、托盤秤的沖擊,加上秤錘漲價,木桿秤生意慢慢地走下坡路。很多秤工看到行情不佳,紛紛轉行。

  “木桿秤雖然暫時還有存在空間,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木桿秤受工序多、技術要求高、利潤薄等限制,加上個別缺德者采用不正當手段,在秤紐、秤錘上做手腳,影響了傳統木桿秤的聲譽,最終可能會被市場淘汰。”陳師傅說,現在村里很多秤工已經轉行,年輕人更是不愿學習制秤技藝,木桿秤的傳統制作技藝面臨失傳的境地。

  那么,若干年后,木桿秤是否會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許昌市文化局有關負責人肯定地說:“不會,至少戥秤作為中醫藥文化的一部分,還會在中藥房存在。此外,木桿秤是中國傳統衡器,經過包裝、設計,還可以作為一種工藝品重新上市。”

  此外,為了防止木桿秤制作技藝隨著木桿秤的失寵而“斷流”,長葛市文化局已啟動了木桿秤制作技藝的保護傳承五年計劃,搜集、整理木桿秤制作史料,成立了木桿秤制作研究會,安排專人分項研究,召開木桿秤制作研討會,正確看待木桿秤制作技藝的歷史價值,組建木桿秤資料庫,把制秤技術匯集成冊。同時,還加大了對木桿秤制作技術的保護力度,充分發揮傳承人的作用,著手培育新人,以防制作技藝失傳。

  許昌還有這些“非遺”

  大周黃蠟的制作技藝

  黃蠟又叫蜂蠟、蜜蠟,是蜂蠟經過反應釜加熱熔化、過濾除雜、澄清等工藝精制而成的黃色固體,產品實用,工藝精細。大周黃蠟因具有良好的黏著性、可透性、乳化性、光滑性、脫離性及防水、防潮濕、防氧化變質等特點,被廣泛地應用于化妝品行業、食品工業、醫制劑品及其他輕工業(蠟染、地板上蠟)等。據《長葛文史資料》記載,長葛市大周鎮和尚楊村盛產黃蠟,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

  2011年,大周黃蠟制作技藝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杜寨書會

  據考證,杜寨書會起源于公元10年前后,至公元1560年時,杜寨古書會就已初具規模,比寶豐縣馬街書會(公元1316年前后)還早約1300多年。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三,來自省內外的200多名民間說唱藝人都會相聚在許昌縣蘇橋鎮杜寨村,一些名藝人甚至還沒亮書就被“請”走。省內外的說書藝人云集于此亮書、賣書,最多時有700余人相聚杜寨切磋技藝,交流書目,一展風采。在杜寨書會,能聽到河南墜子、三弦書、道情、大鼓、琴書、評書等。

  河南省許昌縣蘇橋鎮的杜寨書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時間最久的書會。2009年,杜寨書會被河南省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葛絨制作技藝

  長葛絨,原稱刷絨、織絨、人造珍珠毛等,是長葛市著名傳統羊毛紡織品。其產品尤以白色為佳,因外觀與干羊皮酷似,卷曲的毛絨潔白晶瑩,錯落有致,布滿織物表面,猶如晶瑩剔透的珍珠,故又稱“人造珍珠毛”。其織造之精,有“神仙紡織,巧奪天工之妙”。

  長葛絨外觀美麗,御寒、保暖性好,又較裘皮質地輕柔,吸濕透氣,無皮臭味,不脫毛,易保存,是聞名遐邇的高檔衣料。早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其就曾榮獲銀質獎。

  2009年,長葛絨制作技藝被河南省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者:樊倩影【原標題:董村木桿秤:“老行當”的“新青春”】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許昌網 2013-12-2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